放大圖片
■浸大開辦課程,讓資優生從電影中探討文化、個人成長及兩性關係。本報記者陳倩筠 攝
【本報訊】(記者 陳倩筠)看外語電影不僅能提升語文能力,若電影具素質,更可深層次探討當中的文化及意義。為了加強對特別資優學生的培訓及支援,浸會大學英文系應教統局的邀請,在復活節開辦「電影藝術與社會文化課程」,讓資優生從電影欣賞中,感受另一番體會。
四十人看四套外語片
負責課程的浸大英文系助理教授祁穎智表示,課程由教統局挑選四十名資優生參與,期間會透過四套外語電影包括《科學怪人之再生情狂》、《未來戰士續集》、《窈窕淑女》及《熱情如火》,帶領同學探討創造文化、個人成長,以及兩性關係等。她指出,學生修畢課程可以獲得浸大文學院兩個學分。
報讀該課程的李倩榆就讀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中四,她指出,課程能讓她反省人生,當中《科學怪人之再生情狂》一片的主角,是一位能將屍體集合後再重整生命的醫生,其出發點是希望延長人類的生命,但卻違反自然,有不良後果,令她學到每件事都有「正」「反」兩面。
已獲港大取錄的李卓然則補充指,主角雖然擁有「重生」的技術,卻控制不了「復生者」的思想,正如他為死去的妻子重生,但妻子卻接受不到再造的事實,寧願自焚了結生命,帶出順應自然規律的道理。
深入討論分析
對於本地製作的港產片,就讀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的黃秋娥稱,除一些影評較好的電影外,過去較少看港產片,平日則會選擇外語片或西班牙片,更會享受電影配樂,選看外語片最重要的原因是希望訓練自己的英文水平。是次參與課程,看到有同學能將電影的內容、年份及主角的歷史一一細說出來,好像一本電影字典,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於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中六理科的梁慧卿則認為,港產片如《門徒》等能真實反映本港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