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4月2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正視校園暴力文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4-20]

■胡志偉牧師

 美國再次爆發校園槍擊事件,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有韓籍學生連環開槍,導致33人死亡,寫下美國史上傷亡最多的校園暴力,震驚全球。

 消息傳出後,矛頭直指向校方,為何不在第一輪槍擊之後,立刻通知學生及關閉校園?為何校園保安不足?為何大學生可輕易地購買高殺傷力的槍械?槍械管制為何遲遲不能實行?這一連串問題,固然我們需要處理,但更重要是探討事件揭露校園暴力文化的嚴重性。

暴力文化普及化的後果

 校園暴力文化已發展為全球化,美國校園暴力用槍解決,日本校園暴力則用小刀,而本港校園欺凌事件可能是拳打腳踢。無論採用何種形式,校園暴力事件的普及化,正說明以暴力解決問題的方式,已成為當今不少人認同與接受的價值觀。普及文化的渲染,甚至電影或電視節目,出現美化「暴力」的影像;對暴力的行徑沒有任何道德的批判;於是,青少年及大學生對暴力行為的寬容程度越來越高。

 再加上有青少年沉溺於電腦或網絡遊戲,在這些「虛擬世界」內充斥著暴力場面,使若干青少年內心抑壓的忿怒找到發洩和慰藉的渠道。現實的挫敗,使青少年更內向地轉從虛擬世界中尋求刺激和快感,而網絡遊戲中殺人或傷人,根本毋須負上任何責任。不少商人正是利用青少年的獵奇心理,生產這些不良文化產品,以供中學生或大學生作為發洩忿怒的暴力產品。

 成長中的青少年,部分來自破碎家庭,倘若在家中得不到父母的接納與肯定,又不善於人際關係,造成自我形象低落,覺得自己被人疏遠,於是他們可能更孤僻,對人不信任。由於缺乏愛,青少年對愛的渴求得不到滿足,就會由愛轉恨,藉著攻擊別人來逃避內心的痛苦。一旦青少年視自己為社群中不幸的受害者,而周遭大眾乃是壓迫者;此種敵對心態帶來的是「被壓迫者」要以抗爭方式,即以暴易暴來解決問題。

以關愛取代仇恨

 當美國出兵攻打伊拉克,或國與國之間以武力衝突來處理紛爭;政治或軍事的暴力正常化,間接助長暴力文化的蔓延。我們每天醒來,面對的新聞,正是來自全球以及本港與暴力關連的事件。從信仰的角度看,暴力事件永遠不能滅絕,因為暴力源自人性的扭曲而產生的偏差行為。儘管人用盡所能,作出各項防範,暴力事件不會自我消逝。當良善的一方,試圖以武力摧毀一切邪惡的力量,誰知此等力量反倒過來造成更大的傷害。暴力猶如影子一般,根本不能以武力杜絕;惟有透過信仰的力量,以關愛取代仇恨,以諒解化解成見,才能減少暴戾文化。政府或教育部門,要多關注學生心靈健康,幫助人際關係有困難的能享受友情。世間多一分溫暖與關愛,自然少了仇恨與暴戾!(本欄每周五刊出)(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