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5月17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視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遺產保育後知後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5-17]
放大圖片

 ■廖迪生

文:李卓賢

 在4月16日至20日,正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第176屆執行局會議舉行期間,中國在該組織總部巴黎15區,舉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展出數百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珍貴圖片。當然,會場更少不了早已列為人類口頭及非物質遺產代表作(masterpiece)的崑曲、古琴音樂和新疆木卡姆藝術,吸引大批中國文化愛好者到場參觀,接觸人類的珍貴財產。

內地政策優於港

 香港文化博物館館長鄒興華因為工作關係,經常接觸到不少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疑問。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講座「推行與管理」上,他指出中國在1985年加入文化遺產保育工作後,一直不甘後人。中國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後,更作出兩大重要措施:其一,頒布新政策,在國務院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包括文化部、發展改革部、教育部、國家民委、財政部、建設部、旅遊局、宗教局、文物局,統籌現有國內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切事宜。其二,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負責為國家級名錄評審,設立普查機制等。

 現時,列入中國國家級的非物資文化遺產名錄的有518種作品。在這2005年選出的第一批作品中,香港的涼茶、粵劇等也名列其中。但鄒興華表示,相對於內地,香港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相對貧乏,在2006年羅馬尼亞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後,政府才在去年10月文化博物館設立專責小組,聯絡學者和專家,共同整理遺產名錄和進行普查工作等,但據《公約》的內容,文化遺產是「世代相傳,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下,被不斷地再創造,為這些社區提供認同感和持續感」,因此,它不止是少數人的使命,也極需要民間的參與。

誰的包山 誰的慶典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官方推廣,以及民間參與,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廖迪生教授思考的問題。在同系列講座「概念與分析」上,廖迪生進一步延伸和深化鄒興華的概念,強調「人」在遺產保育中的重要性。文化既作為人類的生活方式,社會既作為各個體的群體關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也在於有否在文化與社會的語境下,保存這些生活的智慧與經驗。

 在中國傳統或官方的大論述中,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划龍舟與吃粽是為了保護聖人的屍體。可是在傳統中端午節發源地湘西,當地人實行這些傳統,是為了祈求漁獲豐收,也不知屈原為何人。香港大澳的龍舟競渡,更不是紀念甚麼或祭祀甚麼,純為參與全港或者國際賽事,贏取榮譽與獎金。廖迪生指出,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慶與傳統,最初與人類的經濟活動生活方式有密切關係,然而生活方式的現代化,開始令這些節慶與原來的生活方式意義脫節。

 最明顯的例子是在太平清醮與每年一度的搶包山活動。在塔門大廟、元朗大馬路、長洲惠潮府等地,仍有不少這類民間慶典,當中有不少舊氏族仍嚴格執行傳統。在這些數百人以至數千人的活動中,一直有些鄉紳和同鄉會出資贊助大會,有著社會性或地區性的團結表現,文化風俗傳統就隱含社會結構的意義。然而,在一些政府舉辦的所謂恢復民間傳統的活動中,例如去年在港外線碼頭的所謂廟會,又或者長洲的膠包山,只是純粹保留了活動的框架,象徵性舉行一些展覽,與人的社會與文化幾乎全無關係。於是廖迪生不禁遺下一些疑問:這是誰的慶典?

 非物質文化遺產一直在本港沒有得到太多重視,讓我們明白到,原來我們的生活進步得太快,開始與傳統生活的智慧和意識脫軌,也顯示發展文化的部門,往往偏執於現代語境去理解傳統文化或節慶的表面儀式,盲從單一的歷史話語去理解傳統行為。誠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應隨著社會變遷而改變,《公約》中亦強調了它的再創造力。可是從中學習如何尊重人類舊知識,往往是比全盤翻新更任重道遠。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港得不到重視,正好辯證地揭露港人不懂尊重前人智慧,欠缺文化視野的盲點。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視野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