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游以晴 圖:法新社
遊遍世界各地,也許你並不熟悉連接歐亞大陸的高加索山區,那裡共有三個國家──格魯吉亞(Georgia)、阿塞拜疆(Azerbaijan)和亞美尼亞(Armenia),以氣候宜人、景色優美,及各國獨特的中世紀古蹟吸引遊客。
然而,進入阿塞拜疆境內,導遊卻告訴你,不要攜帶有關其他兩國的地圖及書籍,因為三國曾因疆界問題起爭執,阿國入境處官員極其敏感,有關書籍可能會被沒收。你嘴上答應,心中疑惑卻久久不能抹去。
所以,這次不去要求「苛刻」的阿塞拜疆了,而是去格魯吉亞,看眾多出名的古修道院、古教堂。該國東部地區的達域加勒茲(Davit Gareji)古修道院,正是格魯吉亞和阿塞拜疆兩國21世紀外交糾紛的焦點。
也許去那所修道院看看,了解背後的衝突與文化,你的疑惑也就迎刃而解了。
達域加勒茲古修道院,靠近前蘇聯境內偏遠邊界的險隘懸崖,居高臨下。早在公元6世紀初期,教士已開始在這片荒蕪之地落腳。最早植根此地的教士將大石頭化成居所,而他們在好幾百年來不斷興建教堂和高塔,成為通往修道院長路中的必經之地。
目前,仍然有數名身穿黑袍的格魯吉亞東正教修士,在該修道院中過著傳統的隱居和靜修生活。修道院背後,一條羊腸小徑靠山蜿蜒直至山脊。只要一到達山脊,你就自然明白,為何兩國為其紛爭不斷。
兩國交惡主因
隨著前蘇聯解體,格魯吉亞和阿塞拜疆成為獨立國家,至今已超過15年,但兩國仍未解決雙方三成半重疊國界擁有權的問題。而達域加勒玆修道院的坐落之地,正是位於兩國均聲稱其領土的地帶內。
時至今日,兩國國土邊界沒有達成協定,最近,因雙方同時聲稱達域加勒茲修道院乃屬於其本身國境內而令兩國關係雪上加霜。
不過最尷尬的是,兩國邦交關係幾年來日益緊密,尤其雙方前後施行親西方國家政策而疏遠俄羅斯,兩國友好關係就更水到渠成。比如不久前,兩國已開始合作興建石油和天然氣管道,將里海(Caspian Sea)資源輸送至西方市場。
高官言論紛爭
阿塞拜疆副外交部長哈拉霍夫在四月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斬釘截鐵地表示,該修道院事實上乃高加索阿爾巴尼亞(Caucasian Albania)的文化遺跡,帶著屬於目前阿塞拜疆的早期基督教文明精神。
他這番言論令格魯吉亞大部分人怒不可遏。格魯吉亞外交部長畢儒雅什維利猛烈批評哈拉霍夫的言論,「我完全不能理解他為何總不能從歷史中汲取教訓。前車可鑒,他應該從歷史舞台中好好上重要一課。」
事實上,不少重要政府官員(如格魯吉亞總統薩卡什維利)一直嘗試淡化這場糾紛,他們深信總可以透過和平對話解決這個難題。不過,雙方至今卻從未讓步。
阿國列舉史證
阿塞拜疆政府認為,達域加勒茲修道院在軍事上對該國擔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對維持全國的安全狀況舉足輕重。
該國歷史學家烏密魯指出,首都巴庫蘊藏大量歷史證據,證明阿塞拜疆在歷史上擁有該地,而阿塞拜疆人稱該地為「Keshish Dagh」(當地語)。
追溯歷史,最先植根於達域加勒茲的修士,其實是來自敘利亞的傳教士,他們不單在今時今日格魯吉亞所在的地方宣揚基督教,同時亦在古代高加索阿爾巴尼亞王朝講解基督教道理。當時高加索阿爾巴尼亞王朝在土耳其人抵境並改為信奉伊斯蘭教之前,已控制阿塞拜疆全地。
烏密魯指出,修道院所坐落的地區,要到當高加索阿爾巴尼亞文化完全消失後,僅在12世紀時才納入格魯吉亞領土。「在阿塞拜疆的歷史中,這裡亦屬於神聖的地方,我們無需放棄這地方。」
格國修士駁斥
對於阿國的史證,現隱居達域加勒茲的修士達東尼詩維里表示:「這間修道院是由高加索阿爾巴尼亞人創立的說法,簡直是謬論歪理。」
他身站在該修道院大門前,對著國土擁有權從未停止的紛爭感覺啼笑皆非。在達域加勒茲發現的古代文獻可追溯至公元6世紀,而在修道院中亦從來找不到其他類似文化的遺跡。
「即使這是神聖之地,但並不代表我們可置身事外,不受政治影響。」
格魯吉亞東正教教會主教Ilya二世認為,該修道院是至聖至潔之地,必須完完整整地坐落在格魯吉亞國土之上。
國會議員布其亞說:「無論事情發展如何,格魯吉亞人民勢必永永遠遠守著這片地方。」他認為阿塞拜疆絕對沒有這片土地的歷史權利。「他們一直說這地方是軍事重地,這究竟是甚麼意思?難道他們計劃跟格魯吉亞開戰嗎?」
格魯吉亞和阿塞拜疆對達域加勒茲的國土爭奪,大概在未來的日子將會繼續,最終花落誰家還看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