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6月10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從兒女身上明白艱難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6-10]

 03年沙士一役,成為港人的「集體回憶」,無論記憶是悲是憂,咀嚼時,總是百種滋味在心頭。「那年做醫生的女兒並沒有逃離醫院,她縱患有腎病,一直都要服食壓低免疫力的藥物,但專業精神令她無私無懼。」身為母親的范徐麗泰,既驕傲又擔憂,不能「勸退」,惟有叫女兒「沖乾淨涼」才回家,有時會透過電話問一問女兒的近況。時隔3年多,往事仍歷歷在目。范太嘆說:「那時女兒總是很疲累,往往說幾句便收線,我也不想再煩她。」

港人成功要素

 女兒是醫生,面對危難,不能畏縮。范太透露,當年政府縮減開支,再沒有長俸合約,還要7折支薪,但她仍安慰女兒說:「有得做已經很幸福了,繼續努力吧!」她坦言,自己雖沒有「經濟困難」的切身體會,卻由兒女身上明白「生活艱難」:「經濟不景,老闆請人少了,在人手少、工作量不變情況下,加班是必然的事情,兒子放工時間不斷推遲,有時深夜12時才下班。」

 及至沙士陰影籠罩全城,患有腎病的女兒處境特別危險,但也沒有要求調職,仍然全力以赴。范太認為,香港醫護人員全部堅守崗位,充分發揮出專業精神:「沙士期間,台灣有的醫護人員驚到逃走,反之香港醫護人員就前仆後繼照顧病人,這種精神,亦是香港的拚搏精神,是香港之所以成功的要素。」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