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6月18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視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矯正歪風 新聞翹楚為香港傳媒打氣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6-18]
放大圖片

 ■其中一位講者:《亞洲華爾街日報》駐中國記者方鳳美 。

文:陳雪玲

 普立茲新聞獎被全球新聞工作者視為職業生涯的最高榮耀,得獎者可謂一登龍門,升價百倍,世界各地的新聞工作者莫不希望有機會和他們交流(Pulitzer Prize),在分享心得之餘乘機偷師。一直以來,這個偷師的機會只會限於美國本土,但今年開始,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設立了「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工作坊」,每年邀請4至6位得獎者到浸大,參與為期兩周的座談會,令香港新聞教育更上一層樓。首屆工作坊會在10月中正式展開,而其中一位講者,是以報道中國經濟發展的相關新聞而獲獎的《亞洲華爾街日報》駐中國記者方鳳美。

 近年傳媒良莠不齊,偷拍、杜撰之事屢見不鮮,記者由人民的喉舌降格為八卦之流。「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工作坊」的召集人黃煜博士認為,香港資訊娛樂化和新聞由市場導向的情況十分普遍。

 「這個工作坊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提升香港新聞工作水準和傳媒操守,並藉此加強學生和普羅大眾的傳媒教育,以推動『新聞卓越、貢獻社會』為己任。」

 黃煜又認為,香港新聞系的學生最欠缺的是國際視野和專業知識,而這個工作坊,正好透過講者的作品分享,讓學生學到專業知識和技巧。在2007至2008年度的上學期,該系會舉辦 「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工作坊」,邀請的新聞工作者更會包括兩名今年得獎者——《亞洲華爾街日報》駐中國記者方鳳美,以及《華爾街日報》資深記者和新聞編輯Steve Stecklow。下學期更會辦一個性質相似的「本地記者工作坊」,務求裡應外合,提升新聞教育質素和培育優秀兼具國際視野的新聞專業人才。

 「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工作坊」是一個長遠的計劃,黃煜預料這個工作坊最少持續5至10年。由於香港是美國以外首個主辦這工作坊的城市,因此有不少內地和澳門的新聞工作者,都表示有興趣參加。為了讓工作坊能惠及大眾,黃煜正積極找場地將得獎者的作品向公眾展覽,預計工作坊將舉行5至6場講座,其中一場會開放給公眾。

 浸大的傳理學院一直是「名牌學院」,多年來收生成績一直高企,但隨著04年港大的「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成立,及今年初樹仁正式升格為大學,該學院在收生方面的競爭愈來愈大,而浸大傳理學院去年的收生成績,更低於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為了在激烈競爭中突圍而出,各大院校各出奇謀,不但在招攬名教授方面不遺餘力,而且在課程設計上亦出奇制勝。

 浸大的傳理學院為保其龍頭地位,新課程和計劃推陳出新,除了將要開展的「普立茲新聞得主工作坊」和「本地記者工作坊外」,早在05年已有「新聞系師徒計劃」,以25位資深傳媒人擔任學生的「師傅」。凡此種種,莫不要以實際行動向大家宣告她的龍頭地位不變。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視野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