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僐�𡄯蕭 | �愇嚙踝蕭嚙� | ��鞱僚��� | 嚙賣鸌藃�� | 嚙質𨭬嚙踝蕭 | 嚙踝蕭��嚙踝蕭 | �鰵��梹蕭嚙� | ��𢛶�𩤃蕭嚙� | 嚙踢��琜蕭薴�� | 嚙踝蕭��梹蕭嚙踝蕭��𠬍蕭 | 嚙踝蕭頨堆蕭嚙� | 嚙踝蕭嚙踝蕭嚙� | �♀���蕭 | ��蝤堆蕭嚙�
2007年6月19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10年回眸變.不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英國駐港總領事柏聖文暢談回歸後香港 殖民色彩已淡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6-19]
放大圖片

 接受記者採訪時,英國駐港總領事柏聖文(Stephen Bradley)談起香港來滔滔不絕:從高度自治說到空氣污染,從國際化特色說到都市變遷,還有他對香港變與不變的感覺。這位「老香港」對2007年賦予非同尋常的意義:「今年是香港回歸整整10周年,香港的繼續繁榮是中英關係成功的重要表現。殖民地時代早已過去,英國和香港現時是正常的關係,是成功和積極的關係。香港要保持國際化的特色,現時還面臨激烈競爭,如不繼續努力,地區樞紐和作為國際城市的地位就會受到挑戰。」透過柏聖文眉飛色舞的言談,記者感受到一個外國使節對香港的摯愛。

 柏聖文早在1977年就已踏足香港。之後除了在英國外交部工作外,還出任港府副政治顧問及一些香港公司的職務,而且還娶了一個香港妻子,生下兩個兒女。這樣的履歷和背景,使他比一些本地人更熟悉香港。

華洋和諧共處

 「香港是個獨特的地方,長久以來是公認的國際城市。但從人口比例看,超過95%的是華人,外國人比率非常小。因為歷史及經濟因素,香港又發展出自己的國際特色。」

 在柏聖文看來,香港的國際性從來就與眾不同:香港的華人居多,但有很多外國人來工作、旅行或途經,中英文都是官方語言,國際「成份」自然也多。

 「但是,這國際成份又有地區分別,中環和旺角就很不同。」中環是商業核心,國際企業、跨國公司林立,單在街上便會覺得非常國際化;而旺角則反映香港地道文化的一面。

 回歸是事實,轉變也是事實。「其實,從七、八十年代開始,香港就已經不是那麼英國化了,從政治、經濟、社會,甚至建築等不同方面,香港的殖民地色彩已大大淡化,有了自己的國際化形象及內涵。」

香港節拍堪驕傲

 人、事固然會變,但地貌變化更多。柏聖文從個人經歷談起:「1987年,我進入香港一間私人公司工作,當時香港還沒有很多摩天大樓、超級寫字樓。1988年,我出任香港政府的副政治顧問。當時匯豐銀行總行才建成了兩年左右,我最愛到的地方有香港希爾頓酒店(Hilton)的Dragon Boat Bar、富麗華酒店(Furama)的旋轉餐廳等,但現在都已經拆掉了。」

 「要找轉變的痕跡不難,只要走到中環,看看維多利亞港就知道,街道及建築物每日都在拆拆建建。香港會(Hong Kong Club)還在,但印象好像大不同了,荷李活道的古董店仍在,當時才剛開始有蘭桂坊,當然還沒有蘇豪(Soho)區。」柏聖文還記得過去沙田、大埔沒有大型屋苑,天水圍仍是條小村,將軍澳只是個海灣……不要說10年,以香港的節奏,5年過去已是滄海桑田。

高度自治獲成功

 香港回歸後之所以取得成功,柏聖文認為主要原因在於高度自治,「落實英國及中國政府在1984年達成的《中英聯合聲明》。大家都看到香港人在管理自己,沒有所謂的擔憂。」

 另外,中國經濟在過去10多年來蓬勃發展,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也受很大益處。香港在03年受沙士(SARS)侵襲,經濟大受打擊,跌至低谷,中國政府開放內地個人遊,給香港經濟打了一支強心針,現時來港遊客中,內地個人遊旅客超過半數,讓香港經濟獲益很大。

 英國和香港的關係同樣密切。英國仍是香港最大的投資者之一,但英國商人在利用香港做生意方面上已有改變,現時香港成了英國公司對華貿易策略的一部分,香港已不像是如過去那樣的只是個別市場,而是利用香港開拓發展整個中國市場的橋頭堡。香港的營商環境很好,提供會計、物流、供應鏈、市場推廣、產品設計等服務,政府運作有效率,低稅制,很適合新公司在港創業。

港未來地位仍穩固

 柏聖文一再表示,英國政府對香港回歸至今的成功感到「滿意和自豪」,所以下半年在領事館的支持和英商的慷慨贊助下,將舉辦連串活動。

 柏聖文對香港未來5年發展感到樂觀:「據英國政府最新的香港半年報告書,香港經濟的迅速發展,其中一個最大因素是和中國愈來愈融合,所以你說香港愈來愈中國,這也是必然的。香港未來有很多有利的因素,依然會平穩發展,其地位依然穩固。」

英港經貿數據

97年進出口總額  860億元

06年進出口總額  1,050億元

在港英資企業   1,000多間

英商在港投資   700億元

英商在港設地區總部 115間

英商在港設辦事處  215間

一大遺憾:香港已沒有藍天?

 此次訪問,恰逢英國政府最新一期提交國會的香港半年報告書公布後不久,所以對談間,自然與柏聖文聊起了報告書。報告書其中一個重點,是本港經濟表現強勁,以及與內地經濟進一步融合,指出如要繼續取得經濟成功,一個透明開放的商業環境是致勝原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環境問題在本港已成為重要的議題,日漸受到關注。環保不單對於保障公眾的健康,而且對維持香港經濟持續發展,以及作為亞洲傑出金融中心的地位都十分重要。

空氣污染威脅香港

 柏聖文直言,空氣污染已威脅香港,「海港比20年前乾淨了,但空氣污染嚴重。現在在香港,已很難看見藍天。」他拿起一份英文報紙,嚴肅地對記者說:「你有沒有看今天的評論版?一些坐瑪麗皇后號(Queen Mary)來港的外國人寫信投訴香港的空氣質素太差,而反駁的都只是香港人。」

 這次採訪在柏聖文位於港島南灣的官邸進行,從庭院的陽台望出去,深水灣景色盡收眼簾,還見到泳客在暢泳,但看不到藍天真是一大遺憾!

結緣30載「半個香港人」

  柏聖文於3年多前才來港出任領事一職,算是「年輕」,但他和中國及香港的關係非淺。現年49歲的柏聖文是「半個香港人」,早在1977年已來香港,探望他的大學女友(現任妻子),還在香港成家立室,兩名子女也是香港永久居民。

 1980年英國牛津大學Balliol學院畢業後,柏聖文到上海復旦大學修業了一年,之後進入英國外交部南亞洲科阿富汗/巴基斯坦事務組。1987年,柏聖文在香港租賃民航客機公司Guinness Peat Aviation出任市務總裁的工作。一年後,出任港英政府的副政治顧問,直至1993年。2003年出任駐港總領事,來港履新前曾在巴黎、北京等地工作。

跑遍中國各地

 柏聖文當年到復旦大學讀書,修讀有關中國古典文學的基礎課程。據他的回憶,外國人在當時旅遊中國並不容易,但學生身份反而容易拿到旅遊證件,暢遊四方,所以在內地讀書時,他已跑遍敦煌、雲南、廈門、杭州、蘇州、成都等地。

 柏聖文早前在香港英國領事館舉辦的新春酒會上,便以流利的中文致辭:「今年是香港回歸中國10周年,現在香港繁榮穩定,這重大成就不但屬於香港市民及特區政府,也屬於中國人民和中央政府。我們相信香港的明天會更好……」

茶壺喻港英不了情

 說到底,柏聖文還是個外交官。他最近在外國記者會(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演說,以「Reflections on the Tenth Anniversary of the Handover of Hong Kong」為題,記者在席間聽他論盡中英聯合聲明如何成功落實等老話題,卻見他突然掏出一個據說是乾隆年代的古董茶葉壺,以此為喻,表揚英國人如何把香港建設成國際知名的大都會。

 「這茶葉壺的圖案並不精美,線條已有些模糊,但也讓人喜愛。它的壺肩鍍了金邊,是英國人加工的。」柏聖文說,英國人把自由、法治、市場經濟引入香港,令香港發展有別於其他中國城市。

關係密不可分

 「至於香港的未來如何,就看你們怎樣想?究竟這些鍍金純粹是外表修飾?還是已經與茶葉壺混為一體?又或者,香港根本不像這個古董,而是一個混合體,非中國的因素就像塑造茶葉壺的陶泥,已經不能分割開來?」

 柏聖文表示,自己見證香港由殖民時代,經歷政治動盪,以至順利回歸,一直都對香港的前途充滿信心。他的理由很簡單:「中國收回香港後,不可能破壞她!」他還說,在1992年出任政治顧問時,曾在和黃總部的升降機內,和香港首富李嘉誠閒聊。當時李嘉誠問他怎樣看中國前景,他回答說,包括香港在內的珠江三角洲,終有一天可媲美東京、橫濱加大阪。李嘉誠有點驚喜:「如果你公開說出這番話,股市將會破頂。」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10年回眸變.不變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虜瞍脤�𢛶𥁒���蕭嚙賡��蕭���蕭嚙� 
2020���虜嚙賣��蕭 
2019嚙賢�賂蕭閫�嚙賣��蕭 
嚙賢掘嚙踝蕭嚙賢○���鼧嚙賢�嘅蕭皛Z�券鱓嚙� 
��憓扳袇嚙踝蕭嚙踝蕭薴噪嚙賣貍摨埈�剜�嚙� 
��鞟�页蕭��舘�𡏭�𤤿�匧鯏銋页蕭嚙踝蕭�艾遬嚙踢左𣈯烵嚙踝蕭 
�兝蝞𧶏蕭嚙�70嚙踢�寞��蕭 
嚙賡�䕘蕭���蕭藆�𡄯蕭嚙踝蕭2019 
嚙賡做嚙踝蕭閫�嚙賢�𩤃蕭嚙踝蕭�坾�踎嚙賜��蕭臐�㾓╞恬蕭嚙� 
嚙賣�嚙踢�㜃��頣蕭30嚙踢�寞��蕭 
嚙踝蕭藆襥嚙賡�嗪蝙嚙踝蕭 
��誯�㕑�𨥈蕭��嚙踢�𧶏蕭皛剁蕭蝵賂蕭藃3藀�殷蕭��� 
��条��毺�𤩺聢嚙踝蕭藂�㛖�嚙踝蕭嚙賢爀�𡢅蕭�蓡 
嚙踝蕭�對蕭��吔蕭�𩣪��蕭��� 
��鞱僚��𨥈蕭嚙質滌嚙質�歹蕭���烵�噐蝖页蕭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