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據北京消息人士透露,特別國債認購對象主要是銀行和保險機構,也不能排除早期會有一部分直接發售給央行。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海巖27日電】目前特別國債的發行對象仍未明確。北京消息人士透露,特別國債主要在銀行間市場發行,認購的對象主要是銀行和保險機構,當然也不能排除早期會有一部分直接發售給央行。因此,發行15,500億元人民幣特別國債將會對內地的流動性起到明顯的收縮作用,發債規模與今年中國的外貿順差規模差不多。
發行規模 與順差匹配
業內並預計,今後每年特別國債的發行規模,也就是外匯投資公司的投資規模,會與每年的順差規模相匹配,流動性將得到有效的收縮。
專家指出,由於短期內外匯投資公司剛開始運作,其投資規模不會很大,發債會分步進行,也不會對內地流動性產生急劇的收縮。不過隨著外匯投資公司投資的推出,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發行央行票據這兩種貨幣政策工具將會淡化。
特別國債 新調控工具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結構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劍鋒認為,特別國債的發行會起到對流動性有效回籠的作用,與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等工具綜合運用,可以被看作是一種新的調控工具。由於外貿順差的持續,外匯佔款不斷增加,一直以來央行都是通過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和發行定向票據來收縮對沖的資金,以避免流動性剩餘影響實體經濟的運行,外匯儲備增加所產生的資金成本均由央行所承擔。但存款準備金率的上調是有限的,而貿易順差仍會持續,這就迫使國家思考如何運用不斷增長的外匯儲備帶來收益,以保證其保值增值,同時也能很好的緩解國內流動剩餘的局面。
殷劍鋒認為,與央票發行凍結資金的方式相比,特別國債在對沖流動性上要更勝一籌,因為外匯投資公司從央行購買外匯儲備,可以繞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而按照現有的操作,央行在獲得新增外匯儲備時,投放了大量基礎貨幣,然後又需要通過發行央票或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回籠資金,「一發一放,很沒有效率。」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政治經濟研究所所長余永定認為,如果在短時間內大量對公眾和銀行機構而非央行發行特別國債,可能會對金融市場造成衝擊。國債利率的明顯上升,將對整個貨幣市場、進而對資本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利率上升過快還將使人民幣匯率因套利資本湧入而承受更大的升值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