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7月1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深圳寶安司法局專業調解矛盾 促進社會和諧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7-01]
放大圖片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曾玲,通訊員陽少文、張建國、龍富鳳

 革故鼎新,得寶而安。改革開放20多年來,深圳寶安區經濟迅猛發展,日新月異,外來人口急劇膨脹,特別是農村城市化以後,隨著新舊體制的交替,各種觀念的碰撞,利益格局的調整,人際關係的變化,隨之而來的社會矛盾也呈現出多元化、群體化、社會化的新趨勢。社會不安定因素,尤其是勞資糾紛、群體性事件造成的集體上訪、堵路等突發性事件時有發生,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寶安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社會穩定。如何有效地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成了各級政府部門的首要課題。

 據寶安區司法局林錫宏局長介紹,2006年該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基層基礎年」、「城市管理年」和區委「治理年」中心工作,認真落實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譚國箱提出的人民調解工作「五落實」的重要指示精神,以西鄉街道為試點,積極探索人民調解工作的新思路、新體制、新方法,著力構建「黨政主導、部門聯動、調防並重、專兼結合」的「大調解」新體制,通過整合民間的、行政的和司法的調解力量,組建了一支專業化、專職化的調解隊伍,探索性地建立了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互動的工作機制,及時妥善化解跨區域、跨行業、跨部門的複雜疑難重大矛盾糾紛,使調解工作擔當起和諧社會的新主角。

設立試點 探索調解新思路

 林局長說:所謂黨政主導就是突破社區群眾自治性人民調解組織架構,設立黨政主導的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專門工作機構——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解中心,確定「街道主管政法領導掛帥、維穩綜治牽頭、司法行政主抓、相關成員單位配合」的工作模式。所謂部門聯動就是依托調解中心這個平台,建立聯動互動的工作機制,依法整合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的力量,及時妥善調處跨地域、跨部門、跨行業的重大和複雜矛盾糾紛。所謂調防並重就是堅持「排查為主,調解為輔」原則,建立社會矛盾糾紛的排查預警機制,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化解,把矛盾糾紛和不安定隱患化解在基層,消滅在萌芽狀態。所謂專兼結合就是在現有人民調解體制下,建立一支高素質、能預防和化解新時期社會矛盾糾紛的人民調解專(兼)職隊伍,探索「以專帶兼、以專促兼」的新路子。

創新理念 調解成功率95%

 林局長介紹說:隨著經濟發展、人口增加,各種民間矛盾往往涉及到多個方面、需要多部門聯動才能妥善化解。在這種情況下,西鄉街道率先在轄區內的流塘派出所設立人民調解工作室,探索以人民調解與治安調解聯動互動的方式解決110接處警中的民事糾紛。據派出所民警介紹,自從05年到現在,每年有幾千宗像經濟糾紛、打架鬥毆等民事糾紛,由於構不成治安案件,這一部分的工作量,就由調解員通過調解化解,給派出所一線幹警解決了很大的工作量。據了解,僅在當年,人民調解工作室就成功化解各類糾紛2,000多宗,調解成功率達到95%,減少了大量的治安案件和民事訴訟案件,對維護社會穩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創新調解思路 走出專兼結合新路

 去年5月,西鄉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解中心正式掛牌運作,調解中心除了配置8名專職調解員外,在街道調委會成員單位綜治、司法、公安派出所、勞動、信訪、城建等單位都指定了1-2名兼職調解員;並在群眾習慣去解決自己矛盾糾紛的4個派出所、法庭、勞動辦、信訪辦及32個社區設立了39個調解工作室:一類是派出所工作室,調解派出所110接處警案件中的民事糾紛;二類是勞動管理辦工作室,調解較複雜、疑難的勞動爭議糾紛;三類是社區工作室,與社區調委會合署辦公,指導、協助社區、企業和行業調委會開展社會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解工作;四類是信訪辦工作室,調解信訪案件中的民事糾紛,引導信訪人依法維權;五類是基層法庭工作室,建立人民調解與司法調解的對接機制,及時化解民事糾紛,走出了一條「專兼結合,以專促兼」的新路子。

 去年7月,來西鄉務工的勞務工黃某,在操作沖床時不小心壓斷了兩根手指,造成七級傷殘。對此,勞動站調解工作室的專職調解員耐心的跟廠方和黃某做工作、闡述相關法律法規,最後,雙方就工傷賠償問題達成一致並當場支付了黃某賠償金3萬元。通過調解企業負責人認為,第一時間把企業該支付給員工的一些費用一次性付清,這樣,對員工有好處,對企業來講也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建立聯動互動工作機制

 西鄉街道調解中心除明確各職能部門的職能任務和工作人員的職責外,還設立了矛盾糾紛接待受理窗口、排查調解室、法律諮詢室;制訂調解中心工作流程圖、矛盾糾紛調解流程圖、人民調解工作制度和矛盾糾紛排查工作制度及服務承諾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探索性地建立了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互動的人民調解首選制度、聯合調解制度、聯席會議制度、共同指導制度和共同培訓等5個工作制度。實現了人民調解與司法調解在程序、效力和救濟途徑上的銜接。通過建立聯動互動工作機制,依法將人民調解員、司法調解員、治安調解員及勞動爭議仲裁員等力量進行有機的捆綁,形成強勢的社會矛盾排查調解合力,及時化解了一批有影響的公民與法人、法人與法人之間的跨區域、跨行業、跨部門的複雜疑難重大民事矛盾糾紛。

及早排查矛盾 預警機制顯威

 為了做到矛盾問題早發現早處理,西鄉街道著重健全完善矛盾糾紛預警調處機制:一是做到排查組織網絡化,在街道調委會、社區調委會、居民調解小組建立了三級矛盾糾紛排查網絡,同時在易發矛盾糾紛的部位及單位布建矛盾排查信息員800多名,覆蓋轄區內的各行各業。二是把排查工作制度化。街道每月排查一次、社區每周排查一次、信息員天天排查;排查方式採取日常排查、定期排查、專項排查和特別防護期排查;排查措施採取定時、定人、定點、定責的「四定」方法;排查效果以查得準、排得快、上報及時為標準,真正做到了街道不漏社區、社區不漏戶,戶不漏人。

調解員將矛盾解決在基層

 家住桃源居的居民韓某找到社區反映,說自己家樓下的休閒場所噪聲太大,干擾了家人的正常生活。與物業公司和休閒場所負責人多次交涉都沒有結果。在了解到韓某的「煩心事」後,桃源社區的調解員就深入到居民家中和開發商了解情況,通過調解,最終韓某與有關方面達成了解決問題的共識。正是通過調解員的辛苦努力,將矛盾解決在基層。幾年來,擁有4萬多人的桃源社區成為無越級上訪、無集體上訪、無過激上訪的「三無社區」。西鄉街道正是通過抓早、抓小、抓苗頭,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達到了「小矛盾不出社區,大矛盾不出街道」的目標。

建立專業隊伍 提高調解質量

 思路有了,機制有了,平台搭起來了,但關鍵還是隊伍。但從傳統做法來看,調解員一般都是兼職的,他們調解所運用的手段主要是經驗和威信,運用法律、法規及政策的專業知識來依法進行調解的能力不高,使得調解的效果往往並不理想,雖然調解糾紛有時表面上暫時平息了,但並未從根本上解決矛盾。因此,西鄉街道經過摸索之後,大膽創新,建立起了一支專業化、專職化的調解隊伍。通過向社會公開招聘、選用等方式,組建了一支人數高達672人的專兼職人民調解員隊伍,經過專業培訓後,調解員綜合素質明顯提高、調解質量也有了顯著提高。

矛盾防激化率高達100%

 這些做法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最終形成了「黨政主導,部門聯動,調防並重,專兼結合」的「大調解」工作格局。依靠這些創新的思路、創新的體制、創新的形式和創新的做法,西鄉街道人民調解工作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僅2006年,西鄉街道各級人民調解委員會共調解各類矛盾糾紛9,593宗,其中人民調解4,032宗,勞動、城建、信訪等行政調解5,044宗,人民法院司法調解517宗,調解成功率為97%,防激化率100%,街道信訪案件、法庭民事訴訟案件同比分別下降9%和22%。

全市推廣寶安西鄉模式

 司法部吳愛英部長、段正坤副部長、郝赤勇副部長先後在省司法廳廳長陳偉雄、副廳長楊日華的陪同下,到西鄉司法所考察「西鄉調解模式」。去年,市政協主席李德成率政協視察組到該區視察人民調解工作,對寶安區在街道建立調解中心和在社區設立調解工作室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去年9月28日,區委辦公室以深寶辦發〔2006〕26號文,在全區推廣西鄉專職化專業化的人民調解工作模式;12月,全國人大內司委副主任陶駟駒一行在深圳調研時,「西鄉調解模式」被作為全市人民調解工作創新發展的新模式向領導進行了專題匯報;同時,「西鄉調解模式」也得到了新聞媒體的極大關注,《香港文匯報》、《深圳特區報》、《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廣東衛視》等新聞媒體多次對「西鄉調解模式」進行連續報道,省司法廳以信息專刊的形式向全省推廣該區人民調解經驗。可以說,「大調解」新體制也在維護寶安區社會穩定和構建和諧社會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經成為維護該區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的新主角。

 今年4月27日,深圳市社會矛盾糾紛「大調解」現場會在西鄉會堂召開,並在全市推廣了寶安「西鄉調解模式」。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