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意生
《戴妃紀事》的作者蒂娜.布朗(Tina Brown)與戴妃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她們認識對方,再加上打扮也有幾分相似,同樣標致,令人不經意地將兩人聯繫起來。然而,布朗的魅力除了來自外表,還有本身的辦事能力,她令曾經工作過的雜誌起死回生,銷量大增,成為英美知名的雜誌編輯。
活躍分子
父親是電影製作人的布朗出身於富裕家庭,現年53歲。她自幼活潑好動,在牛津大學讀書時,是學校裡的活躍分子,對新聞甚感興趣;她曾是英國《泰晤士報》的記者,後來與年長25歲的著名編輯伊文斯結婚。其後布朗與丈夫到紐約發展,已入美籍,且出任過多本有名雜誌的主編。現時夫婦倆居於美國,她坦言美國的生活比較舒適。
她也喜歡搞派對,縱使她只稱之為「活動」(event),對她來說,在派對中既可以認識重要人物,也能夠獲得新聞資訊,「我喜歡將不同的人聚在一起,這很有趣。」她也因而認識社會名流及政界知名人士。
布朗善於利用人的名氣,認識名流固然是其中之一的方法,而借助別人名氣更令她踏上事業高峰,她利用戴安娜為題已非首次。1985年她在《名利場》(Vanity Fair)任主編時,題為「The Mouse that Roared」的封面故事,便以戴妃與查爾斯婚姻破裂為焦點。現在布朗利用戴妃的事跡出書,只是重施故技而已。
雜誌救星
布朗先後出任過《閒談者》(Tateer)、《名利場》、《紐約客》(The New Yorker)及《清談》(Talk)等主編。
她25歲時,已在英國擁有接近300年歷史的老牌雜誌《閒談者》當上主編,5年後到紐約,於《名利場》寫戴妃的婚事而令該雜誌起死回生。
38歲時,她在《紐約客》大展拳腳,成功留住名作家如約翰.厄普戴克(John Updike)等,改革期間辭退了50多人,起用40名新手,又革新版面,銷量增加三成,讀者人數多了25萬,帶領《紐約客》走出低潮。
人有成功之日,但也有不如意之時,她在《清談》工作的兩年可說是她事業的低谷,最後該雜誌更被迫停刊,但她沒有因此氣餒,「我不認為還有甚麼東西比無敵更悶。要成大業,大挫折是無法避免的。」可見她積極樂觀的一面。
近年她為CNBC主持訪談節目,訪問不少政治及娛樂人物如原英首相貝理雅、佐治古尼等,以及在《華盛頓郵報》寫專欄。其後她逐漸淡出,全力籌備撰寫《戴妃紀事》一書。
她連番為多間雜誌創出驕人成績,又活躍社交界,聲名大噪,成為雜誌編輯界矚目的巨星,這次出版《戴》一書,令她名氣再次回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