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人民幣自05年匯改以來,兌美元匯價不斷創新高,這亦產生了更多商機。圖為內地銀行職員點算人民幣。資料圖片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 海巖 / 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 謝白清 / 本報記者 荊才報道
隨著人民幣升值加速,接單收美元、生產買貨用人民幣的內地廠家及外貿公司,利潤愈見微薄,貨幣決策正在企業發展決策中佔據關鍵地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昨升至7.5845元兌1美元,與05年匯改前8.27的水平比較,累計升值8.28%。精明的中國企業的應對之道,不再局限考慮升值的負面影響,已經懂得利用人民幣期貨做對沖,借期貨市場跨市套利,甚至乾脆減少出口及接單,轉型做投資顧問或者下海炒股。眼見市場有需求,內地銀行也爭相推出貿易融資業務,有錢齊齊搵。
「人民幣期貨在國內還沒有推出,但是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去年8月就已經推出了人民幣期貨品種系列,中國的進出口企業也可以參與」。一名曾經幫助出口企業操作過此類業務的人士說。
他稱,CME的人民幣期貨與人民幣不可交割遠期合約類似,即都不以人民幣結算,可在海外自由交易,不受中國嚴格資本管制的約束。
今年1月,東莞的一家服裝出口企業與美國某企業簽訂出口訂單1,000萬美元,當時美元/人民幣匯率為7.8,合約總價值為7,800萬元人民幣,生產和運輸成本為7,000萬元人民幣,預計毛利為7,800萬元減去7,000萬元,即等於800萬元人民幣。
美CME推人民幣期貨
他稱,如果該服裝企業沒有採取套期保值措施,那麼在6個月後交貨時,人民幣已大大升值,美元/人民幣匯率為7.64,則結算到手的1,0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為7,640萬元,此時毛利為7,640萬元減去7,000萬元,這等於640萬元人民幣,而該服裝出口企業即損失了160萬元人民幣。
由於該企業在CME進行了人民幣期貨的套保,即在簽訂1,000萬美元出口訂單的同時,在CME市場買入人民幣/美元期貨合約(即買入人民幣,賣出美元),7,800萬元人民幣即78張人民幣/美元標準合約。
此後,當6個月交貨收到1,000萬美元資金時,東莞的這家服裝企業在CME期貨市場將78張人民幣/美元多頭期貨合約賣出平倉。由於期貨市場利潤計算公式為:(100萬/7.64-100萬/7.80)×78,這等於21.06萬美元,即160.9萬元人民幣,合計此支付的佣金為18×78×2=2,808美元(約2.15萬元人民幣),等於用2,808美元換來160萬元人民幣的利潤。
2808美元佣金換160萬利潤
由此,該服裝企業最後實現總利潤約為798.75萬元人民幣,接近出口合約簽訂時預估的800萬元人民幣的利潤水平。深圳銀行業的一名人士告訴記者,央行副行長吳曉靈今年曾經指出,目前銀行間外匯市場上已推出遠期結售匯的風險管理工具,這為發展外匯市場上的其他衍生工具創造了條件。
他透露,現在推出外匯衍生工具的工作處於積極準備階段,相信日後外匯市場會出現其他的外匯衍生工具,如人民幣期權、人民幣期貨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