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7月1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母語教學歷風雨 標籤效應須突破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7-11]
放大圖片

 ■母語教學實施以來,中文學校整體會考合格率有所提升。

 ■本報記者:任智鵬、劉美顏

 97年香港回歸祖國懷抱,翌年中學教學語言亦由前殖民管治下的英語主導,「回歸」至我們自出娘胎便使用的中文。當母語教學政策落實後,風風雨雨也從此而起—─雖然中文中學增至300多間成為主流,整體會考合格率有所提升,更有中中成功出產十優狀元,成效已被肯定;但與此同時,社會批評中中生英文水平「水皮」;中中、英中的標籤效應也令學校充滿怨氣。

 其中家長的反響最大,對英文的崇拜產生了「英中等同名校」的想法,無視孩子的整體發展。有一個比喻說得好:入英中學英文,就像將一個不懂游水的小朋友扔落水裡,可能真的可以學懂游水,但過程卻很痛苦。過往的殖民教育制度,曾將很多小朋友「扔落水」,沉浸於英語的教學環境,有很多因此學懂了「游泳」,但肯定的是也有不少人「遇溺」。今時今日,家長們依然一窩蜂爭相將子女「扔落水」,使人感慨。

 過去十年,母語教學的基礎已經奠定,面對一連串的問題,母語教學應該何去何從?正是未來十年教育界最需要處理的問題。

 吳偉洭在05年會考考獲十優佳績,是回歸以來唯一一個中文中學的十優狀元,他中一至中六均就讀於傳統中中培正中學,並在去年透過拔尖入讀香港大學醫學院。使用中文學習多年,吳偉洭深明母語推動學習興趣的功效,到至今身處在不同的語言環境,更令他對中中、英中對照的感受更深。

易令學生產生學習興趣

 吳偉洭表示,由於專業詞彙根底不及來自英中的同 學深厚,他在入學初期也有一定擔憂,不過實際的困難並非如外人想像般大,「大學為全體醫科新生安排了兩個星期的適應期,當然語言環境也是一部分,但我覺得上課模式的轉變反而更值得注意。」

 入讀大學後,吳偉洭身邊都是英中畢業生,但他也發現一些來自英中的同學雖說英語知識面雖廣,但面對中文詞彙卻顯得束手無策,「在報紙文章見到『心房』、『心室』等名詞,我都可以馬上聯想到相關的學科知識,但他們反而會問心房、心室到底是甚麼。」他覺得,要作深入的專門討論,英文是必要的,但在生活化應用方面,母語教學卻更顯出優勢,「例如我現在學到streptococcus suis,知道它是一種菌,經常出現在豬隻身上;但如果告訴你那正是人們常說的豬鏈球菌,相關的新聞、背景便馬上融會貫通,整個畫面都出來了。」

成績好壞非關教學語言

 他覺得英文教學在學習上肯定較為「方便」,既有助閱讀以英文撰寫的具質素的教科書及課外書,更方便銜接大學教育;但放之於中學教學上,卻未必是好事,「中學是知識的萌芽期,內容不需要太艱深,培養學習興趣反而更加重要;將心比己,用中文沒有語言障礙,當然更易上手更易產生興趣。」

裡在香港母語教學被標籤為「次等」,吳偉洭頗有感慨。他2000年於培正小學畢業升中時,父母也像社會上不少人一樣,因中中的教學語言而困惑,曾幾經掙扎,考慮讓他轉讀英中名校,不過最後他亦因為已適應了教學環境而選擇在培正升讀中文中學。

 作為中中尖子的代表,吳偉洭指出,要獲取好成績,個人決心比起教學語言更重要,他認識不少中中同學表現也是非常出色,雖然不一定是十優狀元,但也不乏會考六優、七優尖子,在數學、科學等不同科目成績卓越。

 他亦強調,在中中學英文的環境看似較差,但香港是國際性城市,校內及校際都有不少與英語有關的活動,最重要的是跳出「中中生英語必然差」的想法,積極爭取學英文的機會,「英中出來的人英文是否一定好好呢?就算是現在的醫科同學,上導修課時作討論,我覺得部分人的英文也未必及得上以前(培正)的同學呢。」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