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7月1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國崛起比日本更受歡迎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7-11]

 ■余東暉

 當今的中國不同於「二戰」之前的德國和日本,也不同於冷戰時期的前蘇聯,中國的崛起不是靠軍事擴張,或挑戰現行國際體系,而是靠融入國際大家庭,擁抱全球化。

 這個判斷不僅來自佐利克2年前首倡中國「利益相關者」的講話,而且在美國國際關係學界也得到廣泛的認同。

和平方式的崛起

 最近美國知名智庫蘭德公司亞洲政策主任歐維倫在國會山的一次演講中更對中國崛起作出樂觀評估:中國崛起比日本60年代崛起更受亞洲國家歡迎;中國的睦鄰外交政策比印度的做法對美國來說更有利。

 歐維倫的論據是,中國經濟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為她願意吸取他人的成功經驗。中國中央銀行的架構仿傚美聯儲,中國大陸學習台灣的外國投資條例,學習香港和倫敦的股市法規;中國把大批學生送到國外留學,這些學生又帶回法治觀念和競爭哲學。

 對於西方指責中國政治改革緩慢,歐維倫也另有看法。他說,雖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其實政治改革在中國已經啟動,而且步伐快速,相當全面。

 歐維倫認為,與印度相比,中國的崛起更和平,有幾個跡象可尋:第一,中國在國際事務中「不願當頭」;第二,中國與14個有領土爭議的鄰國中的12個解決了爭端;第三,中國與絕大部分鄰邦保持友好關係;第四,中國在外國沒有基地,很少干預他國。相反,印度和日本在邊界爭端中從不讓步,印度與鄰國的關係也不如中國和諧。

中國經濟起飛帶動了鄰國經濟

 與上世紀60、70年代日本經濟起飛時相比,歐維倫指出,中國經濟更加開放,中國歡迎外國投資,而日本生怕外國企業控制本國企業;大部分亞洲國家認為中國經濟起飛帶動了鄰國經濟,日本則只是自己飛黃騰達。

 世界各國多數民眾並不擔憂中國經濟增長,這在以往多個全球性民調中不斷得到印證。最新由「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與「全球公眾意見」聯合在18個國家面向2萬2000人所做的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國家的民眾認為,中國經濟規模會與美國平起平坐,這對世界沒什麼消極影響,特別是泰國、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民眾,對中國經濟給世界帶來的積極影響評價甚高。

在發展中國家的影響正在擴大

 與此相反,總體上有5成2的人認為,中國在世界事務中不會起負責任的作用,3成8的人認為會起負責任作用,與世人對美國的預期差不多。西方國家受訪者不信任中國比例偏高,而澳大利亞、印尼、菲律賓近6成民眾認為中國可信。全球公眾對日本的信任感則相對較強。

 與此同時,「皮尤研究中心」對全球47個國家的4萬5000人進行的民調也得出相似結論。中國的國際形象與兩年前相比有所退步,對中國最有好感的國家集中在非洲、拉美和亞洲;中國軍力增長令多數國家民眾擔憂,而經濟增長也在西方國家引起更大的反彈。

 這些消極跡象,顯然與西方主流媒體最近對中國進行射殺衛星試驗,對中國在非洲所起的作用,對中國少數商品質量問題所進行的大量負面報道有關,並不說明中國的外交政策無效。恰恰相反,亞非拉國家民眾對中國的總體正面評價,說明中國在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力正在擴大;而對於西方民眾,要化解「中國威脅論」,消弭他們心中的疑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要樹立負責任新興大國的形象,歸根結底還是要靠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和平發展。 (本文原載《美國僑報》)(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