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7月2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港對港珠澳大橋應有大氣量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7-20]

伍文深

 在港珠澳大橋的興建上,香港實有必要從大局、長遠著想,以大氣大量,慷慨出手,打破僵局,在投資上多出一點,包括為廣東及澳門口岸配套設施作必要的承擔,令合作者感到合理、愉快,這樣才能夠令港珠澳大橋早日動工。

 不少香港市民以為,香港回歸十周年之際,會宣布港珠澳大橋上馬,因為就在今年初,國家發改委已介入,宣布成立專責小組,好消息頻傳。但結果還是失望了。為何如此?前景如何?不少人都關心。

 特首曾蔭權日前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說,希望在其五年任期內可以上馬,因要顧及環境、軍事及融資問題,更需考慮若九江橋塌橋事件重演,屆時如何處理。多名立法會議員指政府在大型工程上再三拖延的態度令人失望,又指港府不斷提出新藉口掩飾港珠澳大橋再三延遲的實情,憂慮工程無了期拖延。

 多名立法會議員不滿基建工程進度緩慢,民建聯劉江華稱,大型基建上馬無期,無助紓緩建造業的高失業率問題。王國興表示才首次聽見港珠澳大橋涉及軍事上的考慮,憂慮工程會無了期拖延。代表工程界的何鍾泰亦指過去十年,特區在基建工程方面因環保、保育等問題無法上馬,甚至拖慢,希望日後可以加快上馬。

 香港對大橋議而不決理由多多,連立法會議員都不甚了了,為此港人無疑都可能會提出一個極易理解的要求,就是港府要提高興建港珠澳大橋的透明度,詳細解釋問題究竟在哪裡?是環保?軍事?是融資?筆者認為,港府不是老講決策透明嗎?為甚麼這事就不透明了?

口岸配套設施的承擔是關鍵

 有了透明度,市民就可以出謀劃策了。其實,據筆者了解,關鍵還是在一個「錢」字上,具體是誰得益多,誰應出多少錢。「港珠澳大橋」前期工程專家組成員,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日前接受採訪時表示,大橋的26項專題研究報告已完成,只有「地質勘探」還沒向外公布,但相信無礙大橋進展。香港在商討過程中,一直希望三地能各自承擔自己口岸的配套設施,廣東省卻有保留,令港方感到著急,擔心工程遲遲未能上馬,損失受惠於珠三角高速發展的機遇。消息指:中央願意負擔部分大橋的建造費,但前提是三地政府必須在各自配套設施的承擔上達成共識。

 擔任專責小組組長的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上月首次披露大橋帶來的經濟效益,其中香港佔六成四、澳門佔一成,廣東則佔兩成六。港珠澳大橋總投資額為六百億元人民幣,以BOT(即建造、營運及移交)形式進行,當中大橋主體建造費為四百億元,其餘的二百億元為口岸等配套設施。鄭天祥教授相信,廣東方面有保留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政府覺得內地車輛只能駛到港方口岸,不能進入市區,相反香港車輛可自由進出,對粵方帶來的經濟效益不高,因此缺乏興建意慾。

香港的經濟受惠更大

 不過,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所長楊汝萬,卻質疑發改委對經濟效益的說法,相信大橋對廣東省的效益肯定大過港澳。他分析,大橋將港澳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帶到廣東省西面,情況如八十年代香港帶動深圳、東莞的經濟一樣,這兩地在經濟的受惠,肯定比香港多。他認為大橋不能再拖,希望三地政府不應斤斤計較。

 筆者不同意楊汝萬教授意見,港珠澳大橋對香港效益絕對大過廣東,發改委的報告是有根據的。同時,把現時大橋對粵西的推動,和香港當年帶動深圳珠海相提並論,並不符合現實,因為現時外資大舉進入中國,廣東及內地資金充斥,對港資並不會像當年渴求,反而因經濟轉型,早已對港商進行篩選。更重要的是,即使大橋通車,香港市場早已飽和,粵西產品仍難進入香港;產品進入海外,也非一定像過往要靠進入香港港口中轉。反而是大橋建成,有利香港開拓粵西及東盟商機,尤其是發展旅遊,及推動正在被邊緣化的物流業。廣東利少投資大,香港急廣東不急十分正常。(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