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走私活動曾為澳門古董業帶來大量貨源。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八十年代的澳葡時代,澳門幾乎成為內地走私文物最大的中轉地。文物販子買通當時的水警,將成批的文物走私到澳門,然後再運往香港或海外出手,牟取暴利。
曾在澳葡政府海關任職的阿輝(化名)回憶說,當年在澳門做水警好易搵食,通常有線人通水(傳遞消息),夜晚大約幾點會有貨通關,到時識做就得了。阿輝表示,這種事情大家司空見慣,很多時是上級暗示當值下屬放行。雖然明知貨車內裝有走私物品,但有錢大家賺,何樂而不為。他透露說,通常運貨的老闆都出手闊綽,每次順利通關都會給個「大利是」,從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
港古董商靠澳門發大財
從事文物買賣數十年的老莫(化名)現已金盆洗手,閑時約三五知己到茶樓鬥雀茗茶。老莫表示,在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內地走私文物幾乎都會通過澳門再轉運出去,手法千奇百怪、無奇不有。
他透露,走私文物的漁船為了避開海上巡邏艇的搜查,先會在大陸定做一個防水的大鐵箱,然後將文物包好放在箱內,並以鐵鏈將鐵箱連接到船尾固定,一旦有海關巡邏時在海上攔截,就將鐵箱悄然沉入水底,待檢查完畢,再將鐵箱收回。多年來以這種手法偷運的貨物不計其數。老莫說,通常運送到澳門的文物多會賣給香港的古董商或收藏家,買家通常不會理會貨物來源,只要安全抵達香港,便一手交錢一手提貨,香港荷李活道的很多古董商都是這樣發了大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