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馬大正
■章 雋
中國曾經是個崇拜歷史的國家,每當改朝換代,新的政權都要為之前的政權編修正史。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清代。清代的歷史有一部《清史稿》,1914年袁世凱設清史館,以趙爾巽為館長,繆荃孫、柯劭忞等為總纂,總領《清史稿》的修撰工作,參與者有一百餘人,1920年編成初稿,1926年修訂一次,到1927年大致完稿,後趙爾巽委託袁金鎧經辦發刊和校刻事宜,由柯劭忞完成刊行。於1928年刊印,1929年發行。
但《清史稿》也有問題,趙爾巽自己說:「乃大輅椎輪之先導,並非視為成書也。」(《清史稿發刊綴言》)而且雖編成於辛亥革命以後,但編者基本上還是站在清朝的立場來寫清史的。由於成於眾手,彼此照應不夠,完稿後又未經仔細核改,刊行時校對也不認真,是以體例不一,繁簡失當,以至年月、事實、人名、地名的錯誤往往可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至今,清史研究一直在積累,是否能夠寫成一部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清史》呢?從2002年起,就看到了國家即將啟動纂修清史工程的新聞。現在過去了五年,進展如何?今年的香港書展,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也有參加,帶來了目前為止編輯的階段成果。副主任馬大正先生接受了本報記者的訪問。
馬大正說,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成立是2002年12月12日的事,成員為清史學界的的專家學者,領軍者是戴逸教授。在工程啟動之初,通過討論,明確了清史纂修工程包含的內容:一是整個工程分為主體工程、基礎工程、輔助工程三部分;二是主體工程為寫一部100卷左右、約3,000萬字的《清史》;三是修史的同時也要搶救、保存清代的歷史文化遺產,所以基礎工程就是收集、整理和編譯清代的檔案、文獻和民族文字、外文文獻檔案,而輔助工程是出版相關的檔案、文獻,收集和保存圖書資料,建設互聯網信息庫。
歷代的正史都有穩定的體例,通常都會包括本紀、傳、書、表等主要幾個部分。馬大正說,正在編纂的《清史》也同樣有類似的部分分類,一共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通紀。這部分是全書的核心和綱領。表現清朝一代崛起、興盛、中衰、覆亡的歷史趨勢和發展脈絡,以及各個階段的基本特徵。
二是典志。記述清代典章制度和廣泛的社會生活。以時為經,以事為緯。
三是傳記。不僅要表現傳主個人,更重要的是反映他們所處時代的社會歷史。設立傳記是為了克服章節體史書見事見制不見人的缺點。
四是史表。傳統史家都重視史表,稱其「譜列年爵」,「以收複雜事項」,有省去繁冗記載之功用。今天編纂清史,仍會重視這些基本功能。
五是圖錄。這部分是《清史》的重要創新。以圖補史、以圖明史、以圖證史,更能形象直觀地反映歷史風貌。
正在編纂的這部《清史》和《清史稿》相比有甚麼不同呢?
馬大正以傳記部分為例說,一是主傳人物涵蓋面遠超過《清史稿》。雖然人數比《清史稿》少一千多人,但《清史》的人物類型更多,除了傳統史書中的人物類型外,還有農民起義領袖、科技人士、民族、宗教人士、工商人士、維新人士、革命黨人、諸藝(體育、武術、棋藝、工匠等)人士、外籍人士。
二是傳記來源也大有擴展,除了滿漢文檔案和實錄外,還有官方和私人所修的文獻、個人文集、相關地方志等。三是突出傳主個性,不僅要準確,還要有可讀性。長的可能上萬字,短的不少於2,000字。
馬大正說,這部清史的立意並非為了大眾市場,而是「陽春白雪」。但也會另外出版一部「簡本」清史,大概只有30—50萬字。可能在2012年《清史》就能力爭完成修改稿,到2015年就會正式問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