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8月1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加強栽培資優生 切勿埋沒「千里馬」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8-13]

 ■田北俊 自由黨主席

 正如古語有云:「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香港過往一直沒有一套有系統的培育資優生的政策,只依靠個別學校、老師,又或家長的「慧眼」能否辨識「天才」,天才也就容易被埋沒其中。故如何確定挑選千里馬的機制便顯得分外重要。

 今年會考放榜後,罕有地出現了兩位神童天才跳級升學的故事,令人特別關注到培育資優生的問題。首先是出身於基層家庭,年僅十四歲,但卻考獲「8A一科5*」成績的小女狀元何凱琳,在鏡頭前,這位全港最年輕的會考狀元對答得體,有自信但又不自滿,充滿童真卻又人小志大,受沙士英雄的啟發,希望讀醫,日後懸壺濟世。

 至於九歲的印尼華僑數學神童,家境較富裕,父母本身又是資優人士,才一早能發現兒子的數學天才,悉心栽培,在英國的會考試中考得好成績,獲香港的大學初步取錄。

因遇「伯樂」才被發掘

 兩人的天才故事,正反映都因遇上「伯樂」,天才才被發掘。九歲的數學神童得助於父母,而何凱琳則更是幸運地獲得多位「伯樂」,才不致被視為「頑童」,才能夠「跳級」挑戰,可「蹄飛千里」。原來何凱琳在未入讀幼稚園之時,已懂得「九位數乘九位數」,更能夠過目不忘,但資優生對淺易的課程已無興趣,故就讀首間幼稚園時,在開學首五天,教師頻頻致電何母投訴凱琳「搞搞震」,結果要何母索性停學回家自己教,而小一的教師亦曾因她不留心聽書及與同學傾談,編她坐到偏遠位置。

 幸好其小學校長對資優生問題有認識,容許她先後兩次跳級,修讀較深的課程,並同時安排社工照顧,而中學校長更安排四名教師專責加強她中、英、數和科學的培訓,及照顧其心智成長。結果,她也不負所託,中一跳級至中三,而整個中學階段都考取全級第一名,甚至情感智商(EQ)也非常高,兩學校栽培得法,小天才在學業及心智成長均有所成。

盡快引入一套可行指引

 不過,並不是每一個資優生都可以如兩位般幸運遇到「伯樂」,更多的可能是被老師視作不合作的頑皮學生。但要發掘資優生,依靠的是學校的教育工作者,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卻沒有學習過如何去找出資優生。就算找出資優生,如何栽培又是另一問題。何凱琳曾就讀的兩間學校校長都不諱言,其栽培方法都是像「摸著石頭過河」般,自行摸索出來的一條路,政府根本無一套可行指引給他們。

 身兼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副主席,凱琳的小學校長劉明基更批評政府只知學生有能力差異,著重「補底」而忽視「拔尖」,將培育資優生的責任推予學校,但不少學校根本不懂如何處理資優生。他說他們在凱琳入學時,根本無適合她水平的課程,只能讓她跳級,但這未必是最好的培育資優生方法。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成立的資優教育學院,是要培育十至十八歲資優生,預計年底運作,但學院主要是推出資優課程,供學生在常規課程以外時間修讀,學額亦有限,故我認為政府應盡快引入一套可行指引,讓中小學的老師都能辨識有各方面天分的資優學生,同時要為學校提供足夠的支援,包括學習及心理兩方面來栽培資優生,以免埋沒天才。(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