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多位研究深港合作的專家學者昨日出席論壇,細說兩地共建國際大都會的見解。 本報記者高仲明 攝
【本報訊】(記者 曾少妍、郭曉樂)「港深合作論壇」昨日在本港舉行,署理行政長官唐英年出席論壇並致辭重申,「合則兩利」,港深合作的長遠目標是共同建設成為可與大紐約、大倫敦相媲美的世界級國際都會,但兩地不能低估挑戰,要求同存異,順應投資貿易便利化的趨勢,進一步消除體制和政策障礙。
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長許宗衡、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深圳經濟特區研究會會長兼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理事長李灝,以及多位專家學者參與論壇。唐英年表示,推動港深合作共建國際都會,必須在「一國兩制」方針的指導下,本著顧全局、重開拓、求務實的精神,切實推進兩地相互開放,努力促進經濟要素包括人員、物質、資金和資訊的自由流動。目前,在CEPA、「個人遊」、QFII和QDII等政策的支持下,港深兩地的產品和服務可以比較暢順地流動,人流和資金流的限制也得到放寬。
按「一國兩制」方針求同存異
唐英年認為,兩地合作的下一階段,將要順應投資貿易便利化的趨勢,進一步消除體制和政策方面的障礙,同時要建設好跨界基建和交通網絡,打通關節,為建立國際大都會逐步創造條件。在社會民生方面,港深不論是民間、非政府組織還是政府機構,都需要加強聯繫和配合,「合則兩利」。
他強調,通過不斷創新達至雙贏互補的港深合作,將會顯示出無比的生命力,既強化香港作為世界級國際都會的條件,增強經濟輻射和帶動能力,完善多功能的服務體系;也有助於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通過加強自主知識產權能力,令製造業沿價值鏈上移。
唐英年重申,港深兩地必須保持清醒,不能低估過程中的各種困難,但他深信只要有信心和決心,按照「一國兩制」方針求同存異,先易後難,一定能朝著國際都會的目標穩步前進,達至多贏,對大珠三角區域和國家作出新貢獻。
劉兆佳:合作爭當全球化城市
劉兆佳也表示,港深兩地政府不僅對產業升級問題有憂患感,亦在全球化發展下抱有樂觀感,港人應具信心地面對兩地發展,「全球化帶動活動愈來愈分散,但同時需要少量全球化城市控制資源調配過程,若香港及深圳能合作,是有資格爭奪全球化城市的位置。」
至於智經研究中心早前建議,深圳居民可以智能卡方式自由來港,劉兆佳指暫時未作具體研究,但相信港深要進一步合作融合,必須處理人流問題,尤其是加快兩地商貿專業人士往還,以促進投資活動。他續指,不少意見均認為可採取「先易後難」,先加快兩地交通運輸等硬件的建設,再促進制度、政策及做事方式的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