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8月16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建橋民工:塌橋早有凶兆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8-16]
放大圖片

 ■15日,塌橋現場的搜救工作仍在進行,圖為當地村民吳清華(音)手持遇難弟弟吳有才(音)的遺像,難掩悲傷。美聯社

 【本報駐湖南記者鄧鵬、譚錦屏湖南鳳凰15日電】湘西鳳凰塌橋事故搜救失蹤人員及救治傷員的工作今天仍在緊張進行。據建橋民工向本報透露,早在6月初,支撐橋拱的鋼架就已經出現下沉,一位來自湖南益陽的王姓民工表示,當時鋼架下沉的速度達每天2-5厘米,而發現險情的施工方僅採取了打洞灌澆水泥、增加鋼模等措施補救,終釀慘劇。

 來自湖南婁底的工人張永堅,談起事故就心有餘悸。他說,13日下午4時5分左右,他和工友剛從施工現場下來,還沒有走到距離現場數百米的住地,有的工友還在沱江邊上洗手洗臉,就聽到身後轟的一聲巨響,大橋轉眼就成為廢墟。

安全網匿影 巨石頻飛墜

 他透露,參與大橋施工的工人大多來自湖南常德、益陽、婁底等地,遠的甚至有人來自貴州。而他所在的小施工隊,本來有20多個婁底人,一下子就死了12個,另有3人受傷。他指著身邊的幾個同伴,「你數數看,就剩這幾個人了!」

 據他和同伴介紹,在橋樑施工過程中,承建方的安全意識非常淡薄,既沒有對工人進行業務和技術等方面的培訓,在施工過程中,現場也沒有安全員、施工監理巡查指導的身影。

未及實土層 匆忙打橋墩

 在幾十米高的橋墩上施工,居然連安全網、安全鎖扣這些基本的安全防護設備都沒有。施工過程中,經常有巨大的石頭從幾十米高掉下來,沒有傷人都是幸運。

 據民工們介紹,這個工程最初由湖南路橋公司七公司承建,後來就採用包工包料的方式,分層轉包給了許多施工小老闆,即俗話稱的「包工頭」,這些「包工頭」再各自組織一批農民工進行項目施工。

 由於這種層層轉包,民工們往往只認得他們的「包工頭」,「包工頭」要他們怎麼幹他們就怎麼幹。在這種情況下,摻雜使假、不按質量標準用料施工都是屢見不鮮。此外,他們還向記者透露一個信息:「橋墩打洞的時候,都沒有挖到實土層,就開始往沙土上灌注水泥了。」

 更要命的是水泥和沙子還沒攪和勻就朝裡灌漿,甚至少放水泥,沙子多的地方肯定就漏水。此前,石拱橋就有開裂,「包工頭」只是用水泥將裂縫填堵。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