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8月18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輝筆而就:快樂的阿嬤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8-18]

梁家輝

 近日有大學發表調查報告,指出港人的快樂指數持續下降,是該調查進行了三年以來最低的,而且快樂指數和入息成正比,也就是說收入愈低的人便愈不快樂。竊以為這些調查報告的結論,很大程度取決於取樣本的方法和題目的設計,如果公佈調查結果時,能夠同時公佈題目,則受眾可能更容易作出判斷和分析。

 然而,此間的社會風氣講求現炒現賣,媒體只留意標題而不是內容,就算有關單位願意提供詳盡資料,記者和編輯都不一定有興趣報道,「愈有錢愈快樂」不是理所當然的嗎?於是人家給甚麼,媒體便寫甚麼了,作為受眾最重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要人家報道甚麼便信甚麼才成。

 不知始於何時,很多人把收入的高低和快樂掛鉤,而忘記了傳統說法是有錢的人不一定快樂,遠溯至數千年前的聖經、佛經、寓言故事等,都有很多類似的題材。如果有錢便一定快樂,則社會上何以有富人(特別是第二、第三代)酗酒、吸毒、自殘等新聞呢! 這讓我想起一、兩年前很流行的一本書,日本藝人島田洋七所寫《佐賀的超級阿嬤》,書中所寫的並非甚麼做人的大道理,作者只是憶述童年時寄居鄉下,生活於赤貧線邊沿的種種往事。 西諺說「回憶是回想以往之樂而不必再歷其苦」,加上島田洋七是位漫才師(類似相聲藝人),說笑話正是他的本行,所以這本書寫來妙趣橫生,換了一位作者可能寫得比較灰暗也說不定。

 「佐」書出版於日本泡沫經濟爆破後,但還未看到光明前景的二○○一年,正好喚起一整代人的童年回憶,才不過數十年前,日本也是一個貧窮的國家,何以當時饔飧不繼卻能怡然自得,現在卻因為暫時吃不起法國大餐而感到不快樂呢?思苦憶甜並非只是阿Q精神,深層意義應該是那種不服輸、打掉門牙和血吞的奮鬥精神啊!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