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8月2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聲光透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影評:《導火線》哪裡才是家?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8-21]
放大圖片

 不談《導火線》片中的MMA、道具、剪接、情節上的邏輯性等等的問題,講一下故事裡某些元素的指涉。

 出界督察馬軍與留港的ex越南船民Tony、打完齋被棄的警察華生與從內地來港當啤酒妹的秋堤、觀眾麻木了的「97後」與變成集體回憶的「97前」、羅蘭與夏萍這兩個媽媽(當然,還有戲外導演葉偉信跟動作導演甄子丹)…… 這些配對在電影中的行為及形態,皆以「他者的生存模式」存在,所欠缺的就是確切的「身份」上之認同。

 《導》設定成何處是家的困獸空間:越南三兄弟變得要犯罪掙錢擋路者死。華生(古天樂飾)在差點搗破越南幫後,跛了腳後被款待調到文職,是警察卻又不是他心目中的警察。秋堤(范冰冰飾)老說她不感到這裡是家,想與華生回鄉過簡單生活。時空放在97回歸前的香港,有羅蘭這個「有點像某人」的阿媽要返鄉下長住(指涉什麼絕對明顯)。馬軍(甄子丹飾)得以用暴力去企圖顛覆制度。還有,電影末段南生圍一段,畫面優美恬靜得可怕,卻是罪犯匿藏與人們廝殺之地…… 究竟,在這片土地上誰也不喜歡的話,哪裡才是家?

 正因如此,人們對社會內聚的不安、不滿、不認同,就成為人與人之間變回以原始「拳頭交易」的藥引?然而,最後一場打鬥後,馬軍(甄子丹飾)的頓悟,如法國哲學家盧梭所言,「當人們進入社會狀態,行為中的正義代替本能,行動被賦予道德性,義務代替了生理衝動、權利代替嗜慾,在聽從慾望前得先請教理性。」

 社會上不時透出的特殊情感或衝突,時而教人自然地對號入座,沉溺於這些對立當中。

 問題與結果的循環,有時候的確非戰之罪。文﹕黃載言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聲光透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