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羊璧
「各取所需」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大家來想像,如果到了一個可以各取所需的社會,那會是甚麼樣子?你會「取」甚麼「所需」?
其實,說來可憐,人們不管想像力怎麼強,也沒法子超出他的生活範疇,或者能超出一點點,但總有點現實生活的尾巴。
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人們生活逐漸回復正常,那幾年,經歷了苦難日子的人們重聚一起的時候,愛談苦難時的生活。那時我還只是個小伙子,一次,聽一群年長的朋友談天,有人說,那時老是吃不飽,老是餓。因此都想,捱到抗戰勝利了,得好好吃一頓,吃甚麼?「真想叫一碟乾炒牛河!」
談天的人都笑了,是同意的笑。另一位說:「不行,要兩碟!」
「就來兩碟!」
大家就為能夠吃一碟兩碟乾炒牛河而開心大笑,這就是那時候的心態。任你各取所需吧,那時,在吃的方面,最大的「所需」就是痛快地吃一碟乾炒牛河。不夠的話,兩碟!都覺得很滿足了。
在生活水平很低的時候,每個人最首先要求的就是「飽」與「暖」。飽,也包括吃得好一些,那也不外是乾炒牛河。老實說,我聽他們談天的時候,也覺得痛吃一頓乾炒牛河已經很好,抗戰時,我們連吃白飯也已覺得是享受,常吃粥,吃蕃薯,吃蕃薯粥。
生活水平低,也是會有「狹隘眼界」的。在低水平中去想像幸福的共產主義生活,可以把到飯堂免費吃飽就當作是最大的幸福。但如果這就是最大的幸福,實在談不上是甚麼人類最宏偉的理想社會。
按照這個道理,我們在五十年前,想像未來的「各取所需」社會,想像力實在局限得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五十年前想像自己未來的「需」,想來想去都不外是滿足那時候之所缺,沒有法子想像社會上根本未有的事物。比方今天,我們會覺得需要有一部個人電腦,但五十年前你會這樣想嗎?根本無從想起。那時個人電腦連影子都沒有。
在談「各取所需」的理想社會的時候,一定要把社會的發展考慮在內。不講發展,那麼,談理想社會,不外是把當時的、眼前的一些缺憾,改變一下,就以為是了不起的成就。按照這種思路,很容易把平均主義作為解決一切的良方。把當前的社會平均分配一下,什麼不平都沒有了,滿足了。
但是當年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理想社會不應該是這樣子,不是A太多,B太少,從A那裡取一些來滿足B。而是A和B,都能夠在社會上得到「所需」,都滿足。
這就需要把生產力的發展放到第一位置上,生產力強大了,生產發展了,一切應有的生產品都「湧流」出來了,理想的社會就產生了。
我是相信人類社會會這樣發展的。即使沒有打起共產主義旗幟的社會,也這樣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