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9月9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杜亦有道:東莞婆叫驚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9-09]

阿 杜

 敝鄉東莞傳聞,人有三魂七魄,若有受驚或運氣呆滯又或體弱有病,此時元神便箍不住魂魄,三魂七魄中有一魂二魄離體遊蕩,此人便病困不寧,時間久了更有性命之虞,所以「魂魄唔齊」是大件事,鄉人便流行「喊驚」,在家門前或天井位擺路祭,燒元寶冥鏹金銀衣紙,把「失魂落魄」者的常穿衣服在冥鏹火焰上煙薰,隨風展揚,好讓失落零散之魂魄憑衣認味而回歸,依附元體病人就會霍然而癒。

 「叫驚」當由一些村頭村尾的「拜神婆」施法,她們擺上三牲祭品燒起冥鏹招展病者衣物,口中念念有詞,高唱「童年,來歸啊」,「童年」是指人體內之魂魄有如小孩「童體」依附,有一二頑皮的離體去嬉戲,主體便生病,所以要「喊童年」招魂回歸,禱拜之時同時唱「一魂歸二魂歸三魂七魄一齊歸,東方米糧南方米糧西方米糧北方米糧、有魚有肉有酒有菜,童年,來歸啊……」同時高唱病者之姓名八字年齡性別,這些傳統「叫驚歌」有一整套唱法,在午夜寒風中隨紙煙火焰高唱,特別有一股陰森鬼氣,香港早年屬「新安縣」亦是從屬三角洲東莞之一鄉,成殖民地初期還有不少東莞人居住,午夜之時常有街頭街尾之「叫驚」者,說一個人沉吟長氣叨叨贅耳便有一俗語「東莞婆叫驚」形容之,此俗語至今仍偶爾有人講,但知其出處者已不多了。

 筆者少年時讀廣東師院中文系,當年文革前仍有不錯師資,語言學教授指導我們落四鄉民間收集南粵風俗民間諺歌,因此那時「鹹水歌」「龍舟」、「木魚書歌」、「叫驚詞譜」等等搜集了一大堆,可惜當年沒有成系統著書,否則對延續南粵民間文化有一定作用。

 傳說農曆七月「鬼門關」開,魂魄離體遊蕩者特多,果然今年七月也特多人猝然逝世,此時便是「叫驚」旺季,另外七月路祭招饗孤魂野鬼之「燒衣」也有一套歌詞,筆者仍然記得,時移世易,如今這些真正民間文化已逐漸灰飛煙滅了。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