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作者:李波 出版:東方出版中心
文:書林樵夫
說起中國的「飲食文化」,人們一般會以博大精深來形容,並上升到「國粹」的高度。這其中,既有孔聖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古訓,又有「民以食為天」的民諺——統統為吃飽吃好撐腰。
然而,卻有《口腔裡的中國人》這樣一本書,有別於各類美食老饕們撰寫的頌揚「食文化」著作,不寫美食,卻專寫對於國人之於美食和口腹之慾的憂思,並由此涉及對中國歷史文化的思考和批判;同時,又有別於那些對中國傳統進行批判的文化反思著作,不寫「大歷史」,偏偏從中國的「食文化」談起,從「口腔」切入中國文化深層結構的要害。
這本書的緣起,還要從至今記憶猶新的「非典」時期說起:2003年「SARS」病毒的元兇果子狸,是國人盤中美味,作者也從而斷定「非典」是吃出來的禍害,其中根源,就在中國人的口腔文化中。因為「美國人吃牡蠣不吃蝸牛,法國人吃蝸牛不吃蝗蟲,非洲的祖魯人吃蝗蟲不吃魚類……而中國人是全世界最大的吃家,什麼都吃。」此事之後,曾經開過餐館,又來自美食天堂四川的作者李波,大義滅親地舉起討伐中國「口腔文化」的義旗,以「吃垮中國」為題,開始了對中國食文化和口腔文化的反思。
研究中,李波意外地發現「吃」是漢語中最複雜的字,其含義遠遠超過食文化的範疇,涵蓋了中國文化中所有的秘密。然而,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批判並不容易。作者用了相當的篇幅,先談談中國的口腔文化是什麼,發育機制是什麼,把靶子立起來,然後攻擊,以史為鑒,更以食為鑒。
中西方文化的比較,一向是極有意思的話題。作者分析,西方食文化受基督教、特別是新教影響巨大,貪圖口腹之慾是基督教中「七宗罪」之一,由此在飲食方面,西方人大多簡樸,是以「Gourmand」這個詞意為貪吃鬼而非「美食家」。而中國的食文化則以「民以食為天」為旗幟,以豐富的烹飪技藝、複雜的原料將「吃」上升到藝術的高度,最終使之成為國人的文化與「宗教」(作者稱之為「吃教」)。
凡事必有因。作者將那些在吃飯上窮奢極慾一擲千金的行為看作「飢餓後遺症發作」或者「飢餓人格爆發」。這些現象的產生,往往並非來自食物的充足,而恰恰來自於對飢餓的恐慌。天災頻繁、人口眾多是基本國情。在這個背景下,作者對於「口腔文化」的歷史進行了一番梳理:從食物的數量來說,「吃」與「饑荒」始終是困擾華夏文明史的一個頭痛話題,「易子而食,折骨為爨」的慘劇歷史上也決非僅僅幾次發生,「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也絕非僅僅近幾十年來才產生。從食物種類來看,作者以為國人濫吃一氣的根源,也在於中國歷史上頻繁的災荒環境。正是經常性、周期性的災荒、飢饉,讓中國人被迫地、不間斷地拓寬了自己的食譜。每一次饑荒過後,人們的食物範圍就會擴大,而因此,中國人的蔬菜種類也達到600餘種,是西方人的6倍之多。可悲的是,也正是這種「飢餓人格」造成的在飲食方面的浪費,反過來導致了國家在人口、環境和資源等反面的多重緊張。
通觀全書,作者對於中國「口腔文化」的批判,實際上浸潤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憂思,乃至得出除了食品安全、糧食安全等基本問題外,鴉片戰爭、漢奸文化、國民健康、人口問題、政治腐敗等幾乎所有問題,都是源於中國口腔文化對味覺的片面追逐。「都是吃出來的」的結論,猛然聽之荒誕,仔細品味,也還有些道理。作者也因此主張,將「民以食為天」的古訓改為「食以民為天」,主張素食主義,回歸簡樸、寧靜、綠色的健康生活。
若你是素食主義者,本書值得一讀,它會告訴你提倡素食除了促進健康之外的原因,能夠讓你的素食主義具有更強的使命感;若你是美食家,本書同樣值得一讀,畢竟,享受美食,聽聽反面意見,且有所思考,也並非什麼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