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9月18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冠心病患者年輕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9-18]
放大圖片

 ■李少隆醫生建議高危人士從30歲開始定期做基本檢查。

文:鄭雯欣 圖:仁安醫院提供

 香港人的飲食十分西化,經常進食高脂高糖的食物,平時又少運動,嚴重地影響個人的健康。事實上,很多的疾症皆與上述因素有關,其中包括了近年經常談及的心臟病。

 目前,心臟病位列香港都市殺手病的第二位,僅次於癌症。而屬於心臟病之一的冠心病,其殺傷力更多年來都「名列前茅」。現時的冠狀動脈成形及支架放置術(俗稱通波仔),可將漸栓塞的血管擴張,令血管暢通無阻。

 冠心病患者,間歇性有心絞痛的情況,原因是心臟裡的冠狀動脈變得狹窄,當心肌需要血量增加,例如運動、上樓梯等,血液不能正常通過,令心臟的血液供應減少,就可能有心絞痛的情況出現。

膽固醇積聚成斑塊

 為何好端端的血管,會變得狹窄?仁安醫院心臟中心總監李少隆醫生指,當膽固醇積聚在動脈的內壁之下,形成斑塊,令血管壁變厚、硬及狹窄,防阻血液流通:「而引致心冠心病的原因是與飲食習慣有關,長期攝取高脂肪、高糖份的物質;另外,抽煙、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及有家族史等,都屬高危的因素;加上現代醫學的進步,多了人做檢查,令發病率有向上升的趨勢。」每年因為心臟病而死亡的約有5000至6000人。

更年期後男女比例相若

 一向患冠心病的以男士居多,並有年輕化的趨勢,李醫生稱:「過往患冠心病的人,平均約為50至60歲,近年40多歲的發病率為數亦不少。而男性較女性為多,原因是女性在更年期前有雌性荷爾蒙的保護,患上冠心病的比率相對較低,但當過了更年期,其男與女的比例將會收窄。」

置放支架 保血管暢通

 若血管太過阻塞,病人會被建議做「通波仔」手術,醫生先放入心導管,導管的前端有一球囊,當導管到達阻塞的位置,球囊會膨脹,壓力將硬化了的斑塊壓平,之後,置放支架,保持血管的暢通性。

虛擬系統 成分一覽無遺

 李醫生指患上冠心病,不一定要做「通波仔」手術,主要視乎其血管的狹窄程度及斑塊的組織而定。「在一般的情況下,醫生只會對60%至70%以上程度收窄的病變作手術的治療。另外,又會評估斑塊是否屬高危。斑塊由不同的物質所組成,包括鈣質、纖維脂肪及壞死核心等,其中壞死核心屬高危因素,它猶如計時炸彈,容易爆開。若斑塊屬高危成分,而血管又達到若干程度阻塞,便需要進行通波仔手術。」

 要評估斑塊的風險,過往主要靠傳統的血管超聲波,但影像只能提供黑白灰階,醫生未能有效分析斑塊成分。新型的儀器會將顯像與虛擬組織整合,在虛擬系統之下,斑塊的成分以不同的顏色顯示,有助醫生作更準確的判斷。

高危一族應做基本檢查

 要防患於未然,除了從飲食入手之外,定期的檢查可確保心臟的健康。李醫生指,患有糖尿病、膽固醇偏高、有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人士,都建議30歲開始定期做基本的檢查,若身體沒大礙,可相隔3至4年做一次。若身體一直沒任何徵狀,但想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則可於40歲開始做基本的檢查。基本的檢查包括血糖檢驗、照X光、膽固醇等。心臟檢查包括有心臟超聲波、運動心電圖、24小時心電腦等。若通過基本的檢查,發現了問題,可作心臟電腦掃描及心臟磁力共振檢查等中等程度的檢查。而最徹底的就是心導管檢查。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