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在電影節上,上海影迷成為「韓流」追星族。
本報上海新聞中心記者:唐湛嫣、趙錚 實習記者:何靈芝
在上海被稱為「東方荷里活」的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荷里活電影在美國和上海的放映幾乎同步,西片便是時尚的代名詞。出生於上海的著名女作家程乃珊曾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寫到:「荷里活登陸上海灘不久,看西片即成為上海城中時尚男女的文化麥加,如同今天去『新天地』消費一樣,成為都市時尚的一個文化符號。」正是這樣一種追逐最新電影文化的氛圍,刺激並帶動起當時上海本土的電影產業。上海成為中國電影的搖籃,其實追根溯源起來,第一個老師還是美國電影。
除了美國電影啟蒙帶動這一外因,在上海影評家協會副會長、復旦大學教授顧曉鳴看來,那個時期的上海之所以能成為「東方荷里活」,更與上海人超前的創造力和海納百川的包容性密不可分。當時雖然還沒有「產業鏈」這樣的現代概念,但上海以拍片為中心,電影的上下游產業卻發展得相當成熟。
上游下游 產業成熟
1926年在上海創辦的《良友》畫報,便是追憶老上海風情不得不提的濃重一筆。《良友》刊登了哪個新人,這個新人就能成為受人注目的電影明星。胡蝶、阮玲玉等人都曾是《良友》的封面女郎。從這個意義上而言,當時《良友》的地位和作用﹐類似於如今荷里活明星擠破頭想上封面的《名利場》。而上海灘「電影皇后」和「電影皇帝」評選引起的轟動更是不遜於奧斯卡獎。可見當時上海人的電影思維是非常創新的,對於電影產業的操作亦具有相當的前瞻性。
海派京派 心態倒置
不過﹐當年孤島下的繁榮畢竟早已成過去,如今,「東方荷里活」之名或屬於香港,或屬於印度寶萊塢,只是肯定與現在的上海再無瓜葛。優秀影片的斷檔,電影人才的流失,明星星光的暗淡,這片曾經中國電影的絕對高地如今稜齒磨盡,幾乎化作一片碌碌無為的貧瘠之地。人說過去是現在的一面鏡子,曾經的「東方荷里活」歲月﹐留給了現在的上海太多的遺產,高喊創新之外,或許「創舊」更有必要。
顧曉鳴教授說,上海電影之所以風光不再,與上海人心態的變化不可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整個上海真正體現出一種海納百川的精神和氣魄,善於吸收全世界最新的東西,並將之本土化。比較而言,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北京人則總愛顯示出一種皇城根下的貴族心態,給人傲慢而排外之感。然而,如今上海和北京比較起來,這種對比卻發生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倒置,上海人很「京派」,而北京人很「海派」。這種心態折射到電影產業上來,便是中國電影的高地已從上海轉移到了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