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0月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謝晉:呼喚思想領軍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0-03]
放大圖片

 作為老前輩,84歲的著名導演謝晉(圖)早已從上海電影廠退休多年,很少過問如今上影集團的事務。他坦言,「上影廠的片子我近年都不怎麼看,也不怎麼好看。」談到為何上影如今難出好片,這位老電影人的言談之中﹐流露出了對目前上海電影現狀的頗多憂慮,尤其是感慨上海電影產業著實缺乏一個思想領軍人。「電影廠說到底是一個文化團體,而不是一般的公司。一個電影廠就一定要有一個藝術核心在那裡。正如北京人藝,正因為有曹禺、焦菊隱那樣的文化核心坐鎮,才能取得全盛時期的成就。」

當年左翼電影 靈魂人物輩出

 復旦大學教授顧曉鳴教授同樣談到了思想領軍人缺席的問題。在他看來,電影是生活的一面鏡子,生活有多複雜,電影就有多複雜。既然電影是一門綜合藝術,一個電影產業的領軍人,也應當是跨領域的「大通才」。上世紀30年代活躍於上海的「左翼電影運動」中,左翼文藝團體的群體文化水平很高。代表人物如趙丹、鄭君里都是跨領域的「文化雜家」,電影、繪畫、音樂融會貫通。被喻為「電影詩意現實主義表演大師」的趙丹,在塑造其最成功的銀幕形象之一林則徐時,便有意識地、創造性地融入了中國戲曲與中國繪畫的傳統表現方法。「反觀現在的上海電影圈,排斥繪畫界、音樂界等外來文化人士,領域封閉。甚至有某些電影行業領導,不讀書不看報,更別提成為一個文化團體的思想領軍人了。」

 上海一位知名電影發燒友陳先生說,上海人太現實,總不肯放下賴以生存的「正當工作」真正獻身藝術電影。徐先生認識的一個上海導演就是如此。此人的「正當工作」在電視台,收入很不錯,自然不肯放棄,只願意利用休息日拍片,導致一部小製作影片拍了半年還沒有拍完,投資周期拖得太長,即使是對電影有熱情的商人,也不會願意作這樣的投資。

影圈缺少交流 阻礙藝術發展

 而且,他認為上海人的心太「散」太「獨」,有「文人相輕」的感覺,即使同樣是做藝術電影的影人,也缺少互相交流,有些甚至彼此冷眼相待,這也不利於電影藝術的發展。

 陳先生最後說,等20年後,現時的「文藝小青年」都成長為事業有成的中產階級中年人時,也許上海的電影才有希望。他認為,未來中國電影的出路或許仍然在電影體制的改革上。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