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展成就 賀盛會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大氣上海 不獨善其身 不獨惠其身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0-15]
放大圖片

本報上海新聞中心實習記者 凌 馨

 「上海的發展絕不可能獨善其身,上海的發展也絕不可以獨惠其身」,在十七大召開前夕,上海市市委書記習近平的一番講話表明,正在走出社保案陰霾的上海,正努力營造這個全國最大城市所應有的大氣。

痛定思轉變 世博惠全國

 「十一」黃金周的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廣場,碩大的「CHINA」和「EXPO」字樣模型前,各地遊人紛紛留影;5本留言簿上,大大地寫著「上海世博會不僅是上海的盛會,更是全國的盛會」。「走進世博會」巡展北京站展出,已然成為最近一周北京的又一熱門景點。到7日閉展止,「走進世博會」北京站共接待15萬人次。此前,世博會宣傳周已在江蘇南京舉行;而在25日,巡展又將移師浙江杭州。由上海主辦的世博會,正在被全國各地的人們越來越多地了解。

 就在半年前,上海還曾被國展局主席吳建民批評籌辦世博不力,尤其是「未給外省市更多參與機會」。自5月召開的上海市第九次黨代會後,新任市委書記習近平提出了新的世博定位:「考核世博會的成功,首先要聯繫到國家戰略、國家決策以及世博會對國家的貢獻上來」。預計長達2年多時間的世博巡展,正是在這種思想下應運而生。

 更具實質性的動作緊隨其後。不久前,上海宣佈,將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免費提供600平方米的室內展示面積,供自行策劃布展。而在世博展期內,上海還承諾將170天均分給參展的34個省區市,讓他們進入上海的街道社區,與上海市民展開「親密接觸」。

 「全國辦博」是中央自申博伊始提出的要求。在經歷了「籌辦不力」之痛後,不論是「長三角東道主」的官方提法,還是街頭宣傳招貼中悄然加上的「中國」二字,都顯示著上海在籌辦世博會時,由「肥水不流外人田」到「機遇共抓、資源共享」的姿態轉變。

建設四中心 服務已先行

 國際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自「四個中心」提出以來,上海完成「四個中心」建設的目標時間被一再推遲。與響亮的口號相比,遲滯不前的行動曾令上海在這一問題上頗受非議。習近平到任不久,即在上海市第九次黨代會上強調:今後五年上海「四個中心」建設必須取得突破性進展。

 而「在加快服務業發展中推進結構調整,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是十七大前的上海,為盡快建成「四個中心」找到的戰略性支撐和預備長期堅持的產業發展方針。

 在赴上海各區調研時,習近平又再次強調了「服務」二字。以「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為例,上海已經主動提出,要與蘇浙兩省港口群的聯動發展。因為「上海如果僅靠提高吞吐量,很難真正建設成為國際航運中心」,應該「大力發展航運服務業,與兄弟省市有所錯位」。對於上海市虹口區的最新定位,則被描述成「航運虹口」,明確「要與長三角兄弟省市開展合作交流」,「發展以航運服務業為特色的現代服務業」。

 在盧灣區調研時,習近平亦指出,要積聚一批具有高增值服務能力的國內外服務外包龍頭企業,積極承接「境內服務外包和離岸服務外包」。此後赴普陀區調研時,他再次指示,普陀區應「加快發展以商貿物流為主的現代服務業,在上海服務長三角、服務長江流域、服務全國的工作中發展應有作用」。

立足長三角 中心化龍頭

 同樣曾被詬病「雷聲大雨點小」的,還有上海在「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中所持的態度。「人家批評上海願意當中心,不願意當龍頭,要人家圍著他轉,但是要他帶人家一起發展他又不願意」,上海市人大代表朱榮林對媒體的表示,直指上海在這一問題上的「老大」思想:等人上門,自己不願出去。

 但在最近半年來,上海卻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主動」。7月底,陣容強大的上海市黨政代表團連赴浙江、江蘇兩省考察學習。回滬後的總結會上,習近平說:「人家稱上海是『老大哥』,我們更多地要換位思考,考慮人家的利益。如果在一些蠅頭小利上斤斤計較,糾纏不休,那是非常短視和狹隘的,更不能以鄰為壑,試圖獨佔利益、不容人家分一杯羹,那樣最終也會損害自己。」這一番講話,奠定了上海此後頻頻「動作」的基礎。

 一度「卡殼」的公交卡互通工程,已因讀卡器統一而得到解決;上海和無錫的醫保卡,也已在硬件上實現「互通」;申(上海)嘉(嘉興)湖(湖州)高速公路到滬「斷頭」問題,亦隨著上海新擬定的公路網佈局規劃,看到了得以解決的曙光。根據最新的規劃,未來上海中心城至南京約3小時車程,到杭州約2小時車程,而蘇州至虹橋機場只需1.5個小時。

 除了交通一體化外,近期在上海舉辦和啟動的,還有「長江生物資源論壇」、「上海國際文化服務貿易平台」……在「長三角一體化」等諸多問題上,昔日高高在上的「老大」,已經悄然轉身,「全局」、「責任」二詞,已成上海官場現時最為炙手可熱的「流行語」。而上海官方新近提煉的城市精神——「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似乎顯示著,十七大之後的上海,將有更多表現值得期待。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展成就 賀盛會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