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0月1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民間慈善潮湧:愛不需回報而是傳承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0-16]
放大圖片

 ■2006年溫州市人均GDP達到3054美元,突破了3000美元重要關口。

 政府對民生體系的政策性調整,與民間蓬勃發展的自發性慈善活動,看起來似乎是兩個並不相關聯的話題,在2006年至2007年之間的溫州表現得尤為熱烈,用溫州當地一位社會學者的話說就是:關愛社會是一份責任,不同階層的溫州人都在用合適的方式表達對社會和諧的嚮往,對愛的追求。

 現年76歲的周紹文是溫州市糧食局的退休職工,一個月可以領取1700多元的退休金,然而從2001年開始,這位可愛的老人卻將大部分的退休金捐獻給溫州市慈善總會,到2007年1月4日,他共計向慈善總會捐款69筆81450元,向社區特困群體捐款5萬多元,一個節儉度日的老人用「世界上最純潔的靈魂」感動了溫州人。

 瑞安商人余碎斌所擁有的浙江華濱包裝有限公司是中國包裝界龍頭企業。這家企業之所以特別,那就是創造5億元年產值63%的主力軍是殘疾人,而且殘疾職工工資超過了普通工人。在把華濱辦成一個殘疾人士貢獻才智的樂園的同時,余碎斌每年都拿出超過200萬的善款進行社會捐助,迄今為止已經捐獻超過1500萬,他告訴記者,慈善事業永無止境,只有後人繼續前人的做法和理念,企業家回報社會的善舉,才會成為一種良性迴圈並將持續永遠。

 中國奧康集團董事長王振滔是溫州最傑出的企業家之一,他的傑出不僅在於他是中國製鞋工業的王者,更重要的是他對慈善機制的創新,對於推動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迄今已經向社會捐款6000多萬元的王振滔,於2007年4月6日,經民政部批准,再次出資2000萬元設立中國第一個以民營企業家名字命名的個人非公募慈善基金會——王振滔慈善基金會。這個基金會正在用一種全新的「雙向傳承式」的思路改變著人們對於企業慈善行為的觀念——受助學子需要簽署一份愛心傳遞協議書,承諾在自己工作後、有經濟實力的情況下,同樣也資助一名貧困學生。用王振滔的話說就是:「我們要播撒愛的種子,讓受助者不僅僅接受愛,最終也能成為愛的使者,讓愛感動著你我,快樂著社會。」

 從平凡的百姓到掌握財富的企業家,溫州湧動的慈善熱情還在逐日升溫,記者從溫州市慈善總會了解到,截止到2006年底,溫州各級慈善機構共計募集善款4.15億元,向89萬困難群眾發放1.7億元的救助金和價值7000多萬元的物資。今天的溫州人可以自豪地說:「溫州活躍的不僅僅是金錢,還有愛心!」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