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一國兩制 是港澳政策基石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0-17]
放大圖片

 ■中聯辦主任高祀仁強調,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方針,中央從未改變過。資料圖片

高祀仁接受香港傳媒訪問全文

一、十七大的港澳政策有何變化?

 1. 香港回歸以來,中央政府堅定不移地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堅持各項促進港澳繁榮穩定的政策,這一點從來沒有改變過。香港回歸祖國後,中央領導人反覆表達了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決心和信心,強調「一國兩制」方針是正確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要堅定不移地實行這一方針。今年7月胡錦濤主席訪港期間,用「四個堅持」深刻總結了10年來「一國兩制」實踐的寶貴經驗,這就是堅持全面準確地理解和貫徹執行「一國兩制」方針,堅持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堅持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堅持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這次十七大報告,胡主席再次重申了中央政府對港澳政策的一貫立場,從多方面進一步明確了支持港澳發展的政策目標。這一切都充分體現了中央政府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的誠意,體現了全國人民對「一國兩制」事業美好前景的堅定信念,是對廣大港澳同胞和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如果說十七大的港澳政策有什麼新的變化,我認為是通過對港澳回歸以來的經驗總結,進一步揭示了「一國兩制」實踐的規律,進一步拓展了「一國兩制」事業的空間。這個變化只會對港澳越來越好,對港澳未來的發展越來越有利。

 2. 回歸以來,中央政府從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這個根本目標出發,採取了一系列「挺港」措施,支持香港發展始終是中央對港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香港遭遇亞洲金融危機、全球經濟放緩和非典疫情等嚴重困難的時候,中央及時推出和實施了內地和香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開放部分內地城市居民赴港個人遊、允許香港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支持內地大型優質國有企業到港上市等一系列措施,為香港經濟的強勁復甦和快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此後,又連續推出CEPA四個階段的合作協議,深化粵港、滬港、京港經濟合作,建立「9+2」泛珠三角合作機制,協調兩地跨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為香港經濟的長遠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曾蔭權行政長官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說,2004年至2006年三年裡,香港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每年平均增長7.7%,失業率由2003年年中的8.6%回落至目前的4.2%,香港經濟不僅渡過難關,而且步入持續、較快發展的良性軌道,經濟表現處於二十年來的最好水平,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除了經濟上的支持外,中央政府也積極支持香港發展民主制度和開展對外交往。在政制發展方面,中央政府,特區政府按照基本法的規定,從香港實際出發循序漸進發展民主,注重社會各界的均衡參與,香港的選舉逐步完善和擴大,民主發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在對外交往方面,回歸10年來,香港繼續保持廣泛的國際聯繫,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高。截至2006年9月,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已獲得世界136個國家和地區給予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入境的待遇。香港成功舉辦了世界銀行年會、《財富》全球論壇、世貿組織部長級會議、世界電信展等一系列重大國際會議和活動。2008年奧運會馬術比賽也將在香港舉行。去年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特區前衛生署署長陳馮富珍女士當選為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中國人第一次出任聯合國專門機構最高負責人。香港分享著祖國強大帶來的尊嚴和榮耀,備受國際社會的關注,繼續發揮著國際大都市的重要作用。

 可以說,香港經濟持續向好,民生進一步改善,社會整體和諧穩定,民主制度不斷向前推進,這些都與中央的正確領導和國家的大力支持密切相關。中央採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已經成為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贏得了香港社會各界和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

 3. 十七大報告進一步明確了香港、澳門今後的發展方向,也進一步明確了中央對港政策的著力點,歸納起來主要有五個方面。一是重申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這是中央對港澳政策的基點,重申這一點,本身就表明中央對港澳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二是強調全力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著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回歸以來香港經歷了一些波折,最根本的原因是經濟遇到了困難,民生受到了損害。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始終是香港市民最關心的問題。經濟發展是社會穩定的基礎,能夠為其他社會問題的解決創造條件。因此,必須始終牢牢抓住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這個最重要的主題。同時要從香港實際出發,循序漸進發展民主制度。經過這些年的探討,香港社會對政制發展問題的認識更趨理性、更加務實,逐漸認識到中央在香港政制發展問題上具有憲制權力,認識到政制發展與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之間的緊密聯繫,認識到在政制發展問題上必須形成廣泛共識。十七大報告再次重申了中央推進香港民主發展的立場,這是中央一貫的政策,符合香港同胞的願望和香港的根本利益。三是鼓勵港澳各界人士在愛國愛港、愛國愛澳旗幟下和衷共濟,促進社會和睦。香港是多元社會,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利益訴求存在很大差異。中央希望和鼓勵香港各界在愛國愛港旗幟下,以香港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重,以國家利益為重,理性溝通,求同存異,彌合分歧,形成共識,不斷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四是加強內地與港澳的交流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香港回歸後,香港發展與國家發展的關聯度日益緊密,兩地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化,「十一五」規劃更是從國家戰略布局的高度明確了香港在國家發展中的定位。中央希望港澳繼續憑借其獨特的優勢和地位,在國家未來發展的大格局中,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做出更大貢獻,也從國家的發展中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更強勁的發展動力,從而實現互利雙贏,這是「一國兩制」的題中應有之義,是「一國兩制」固有的制度優勢。五是積極支持港澳開展對外交往,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預香港、澳門事務。香港回歸後,中央政府一直支持和協助香港特區按照基本法的規定,開展對外交往,擴展對外關係。香港作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單獨關稅地區和地區經濟實體,繼續廣泛參與國際事務,對外聯繫不斷增強。這對於香港保持自身優勢、拓展發展空間是十分重要的,今後中央將繼續堅持這樣做。反對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是中央政府的一貫立場。這個立場既是中央政府的主張,又是對一些外部勢力的警告。世界上任何國家都不允許外部勢力干預自己的內部事務。

 總的來說,從十七大報告關於港澳問題的論述中,可以看到中央對香港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地位高度重視,希望更好地發揮香港在國家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中的窗口、橋樑和紐帶作用。鞏固和發展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同時抓住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良好機遇,進一步加強與內地的交流與合作,在服務祖國的同時發展好自己,為香港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這些政策和十六大、「十一五」規劃都是緊密聯繫的、彼此銜接的。

 我想,從這些年實踐「一國兩制」的過程中,廣大香港同胞能深切地體會到,維護和促進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和發展,是中央政府制訂和實施各項對港方針政策的根本出發點。胡錦濤主席、溫家寶總理、曾慶紅副主席接見曾特首時總會問,香港有什麼問題需要中央幫助解決,曾特首總是笑著感謝中央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並說香港政府和市民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香港發展中的問題。中央對香港是沒有私心的,只要是對香港繁榮穩定有利的事情,只要是為香港同胞謀福祉,中央政府都會誠心誠意、毫無保留地全力支持。正如胡錦濤主席在今年「七一」講話中所說的那樣,「中央政府關於香港大政方針的宗旨,就是為了香港好、為了香港明天更好,就是為了香港同胞好、為了香港同胞明天更好。」

二、加強兩地交流合作有何意義?

 十七大報告特別強調,要加強內地與港澳的交流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這是香港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對於香港和內地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

 1. 香港回歸祖國以來,兩地交流合作不斷深化,「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越來越充分地顯示出來。CEPA的實施,使兩地貿易和投資更加便利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啟動,為香港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腹地。兩地經貿合作向深層次、寬領域拓展,人流、物流、資金流不斷擴大。香港與內地的貿易額,從1997年的1.12萬億港元增加到2006年的2.34萬億港元。今年以來兩地合作更趨深化,CEPA的第四個補充協議簽署,內地金融機構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進一步擴大QDII和西部通道實行「一地兩檢」,這些措施對於兩地經濟進一步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兩地交流合作的不斷深化,使香港發展與國家發展的聯繫更加緊密。香港從國家得到更為強勁的支持,也為國家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實踐證明,兩地交流合作的過程,就是一個互利雙贏、共同發展的過程,國家發展需要香港,香港發展離不開祖國。還是那句話,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意義會看得越來越清楚。

 2. 展望未來,國家和香港的發展空間更加廣闊,這就為兩地加強合作、共同發展帶來了更大的機遇。胡錦濤主席在香港的講話中指出,「祖國內地和香港的發展都處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就內地而言,經過近30年的改革開放,經濟規模已居世界第四,發展的物質基礎更加雄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現在中央深刻分析形勢的發展變化,提出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國家建設的指導思想有了新的跨越,預示著新一輪更加穩健、更加協調、更加紮實的發展即將到來。就香港而言,經過十年探索、十年發展,「一國兩制」實踐順利渡過了初創期。「一國兩制」嶄新制度框架已經確立,認同和擁護「一國兩制」的社會基礎初步形成。香港經濟實現了強勁復甦和發展,兩地經貿合作向深層次、寬領域拓展。所有這些也預示著香港正在孕育著新的更大的發展。

 香港是國家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引擎,對於內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揮著重要作用。香港有著十分開放的經濟體系,市場運作成熟,服務業發達,經濟運行規則與國際接軌,特別是金融體系和法治環境在全世界都享有盛名,可以對內地完善市場經濟體制、進行制度創新發揮借鑒作用。香港是我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和橋樑。改革開放前,香港幾乎是中國與外界聯繫的唯一渠道。改革開放後,香港又是內地最大的外資來源地,截至2007年3月,內地累計吸收香港投資2847億美元,佔利用外部總額的41%。香港還是內地企業走向世界的大通道,香港外國銀行多、投資基金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多,內地企業通過香港進行融資和走向世界市場非常便利。截至今年7月底,內地有382家企業在香港上市,總市值達9.4萬億港元,佔香港股市總市值的54%;總成交額達4.6萬億港元,比重佔到65%。前蘇聯一些研究改革問題的專家認為,中國市場經濟改革之所以能夠成功,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香港這樣一個成熟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可以借鑒,並獲得多方面的支持,他們對此羨慕不已。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國家和香港都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我們要珍惜機遇,抓住機遇,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通過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為兩地帶來更大的發展動力。

 3. 加強香港與內地的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互利雙贏,已經成為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思路和社會各界的共識。曾蔭權行政長官剛剛發表的施政報告明確了香港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其中一個重要部分就是強調加強兩地合作交流。曾特首認為,香港要有效應對全球化,必須在國家發展中找到合適的角色定位。香港在經濟上與內地融合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他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在未來五年致力推動十大基礎建設項目,其中,廣深港高速鐵路、港珠澳大橋、港深空港合作、港深共同開發河套都是跨境合作基建項目。

 曾特首提出,將全力推動港深共建大都會,致力加強粵港合作,推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從這三個層面尋求兩地合作的更大發展。這充分顯示了新一屆特區政府明確的發展定位和清晰的發展思路,必將進一步推動兩地交流與合作向縱深發展。

 改革開放近30年來尤其是香港回歸祖國10年來的歷史表明,在國家發展大局中,香港不是旁觀者,而是參與者;有重大貢獻,也獲得極大的收益;國家需要香港,香港更離不開國家。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大背景下,進一步加強兩地交流與合作,不僅能使香港積極適應區域發展的新形勢,為長遠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更能夠保持香港在國家發展過程中不可替代的角色,為國家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