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雲南省「解五難」工程讓更多的邊境地區的孩子回到了校園。 本報特約記者藍玉芝 攝
每天清晨7點,三三兩兩的景頗孩子,背著書包沿著山路,跨過邊境線到緬甸的學校上學。「小留學生」的「奇觀」從1996年起就在呂良出現。
呂良小學建於1954年,是隴川縣當時比較紅火的三所學校之一,學生最多時曾達300多人。1988年起由於受毒品危害,呂良村委會人口出現負增長,貧困家庭陡然增多,加之學費較高,學生輟學現象越來越嚴重,在校生最少時僅有60多人(連學前班在內),往日生機勃勃的學校,陷入了少有的寂靜。由於貧困,孩子們常在昏暗的煤油燈下做作業,在茅草房裡煮洋司瓜吃……難怪有人這樣感歎:「孩子在苦學,老師在苦教!」
1996年,既捨不得棄學,又想減輕家庭負擔的一名呂良小學的景頗族學生首先到緬甸求學,此後,兩個、三個……學生們相約著都到緬甸去上學,因為緬甸的學費比中國的便宜。楊清剛給我們算了一筆賬:呂良小學每學年每個學生需交學費書費總計200多元,這對於當時年人均純收入僅300多元的呂良村民來說,不啻是個「大包袱」, 而緬甸當時每年每個學生的費用僅50元。幾年下來,呂良就有36名景頗族學生到緬甸「留學」。
其實,在隴川這種現象還不止呂良。據了解,隴川縣護國鄉13歲的楊連勝從小學一年級起就一直到緬甸上學,原因就是緬甸的學校收費比境內要便宜得多。所以他在中緬邊境線上來來回回走了4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