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翁丁自然生態村2006年被列入雲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既要生態環保,又要富農富邊,這是我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原則。」滄源縣縣委書記祁騰武接受採訪時說。
近年來,滄源縣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結合滄源縣實際情況,加快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的步伐。在穩定糧食播種面積,依靠科技不斷提高單產和總產,確保農民人均有糧水平不降低的前提下,近期將重點建設、鞏固、提升甘蔗、茶葉、橡膠、核桃、竹木、薯類、畜牧、林業等八大產業。
八大產業的近期發展目標為:
甘蔗生產:努力改善灌溉條件,積極推廣良種良法,建設8萬畝高優蔗園,合理佈局早中晚熟品種,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單產、糖份。實現年入搾甘蔗32萬噸以上,實現農業產值7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0元左右;
茶葉生產:新植和改造並舉,建設8萬畝高優生態茶園,實現年產乾茶10000噸以上,實現農業產值1億元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460元左右;
橡膠生產:扶持企業種植與鼓勵農民種植相結合,發展8萬畝高優膠園,按開割面積3.3萬畝計算,年產乾膠3300噸以上,實現農業產值66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0元左右;
核桃生產:高標準、高質量建設15萬畝泡核桃基地,實現人均一畝泡核桃,按到期投產面積3萬畝算,實現農業產值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0元左右;
竹子生產:保護好現有竹類資源,科學規劃、合理佈局,發展8萬畝竹類,實現產量50萬噸,農業產值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0元左右;
薯類生產:充分利用滄源優越的氣候、土壤資源,發展8萬畝木薯、脫毒紅薯和馬鈴薯,實現薯類乾片8萬噸以上,產值8000萬元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420元左右;
畜牧業生產:以機制和技術創新為動力,建基地、扶大戶、抓示範,加強防疫工作,提高養殖科技水平,努力提高畜禽出欄率和商品率,同時引進改良生豬及牛品種,實現人均飼養一頭大牲畜,人均出欄一頭生豬,滿足當地市場需求。實現畜牧業產值1.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60元左右;
林業生產:以林權制度改革為契機,管護、發展40萬畝用材林,實現農民人均2畝用材林。同時搞好現有中幼林撫育及成材林開發,合理間伐利用,增加農民收入。
在發展八大產業的同時,高度重視煙草、亞麻、蔬菜等新興產業、特色產業的培育和發展,滿足小區域經濟的發展和農民增收的要求。積極支持和鼓勵企業利用境外資源發展替代種植,爭取在境外種植15萬畝橡膠、20萬畝薯類、2萬畝茶葉,為企業發展提供充足的原料保證,也為鄰邦的經濟發展盡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