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0月20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佤文化 原生態 滄源旅遊主打兩大品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0-20]
放大圖片

本報駐雲南記者 周亞明、原曉暉

 滄源,位於我國西南邊陲,與緬甸接壤,史稱「佧佤山區」,自古以來就是佤族聚居地,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佤族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如今,這個佤族人口佔絕大多數的自治縣,正在謀劃自己新時期的發展藍圖。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佤文化」資源,大力發展文化旅遊業,是這份藍圖中的重要內容。

 「充分發揮我們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優勢,在挖掘、搶救和保護佤文化的基礎上,促進文化和旅遊相互融合,將自然資源優勢和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是我們下一步旅遊工作努力的方向。」滄源佤族自治縣縣委書記祁騰武說。

文化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在滄源,最常聽到的兩個稱謂,是「中國最大的佤族聚居地」和「世界佤文化薈萃之地」。對滄源來說,這兩個稱謂可說是實至名歸。

 滄源是我國僅有的兩個佤族自治縣之一,佤族人口佔總人口的85%以上,佔世界佤族總人口的41%。由於社會形態等原因,滄源的佤文化保存較好,基本上佤文化各個層面的內容都可以在滄源找到實例,是名副其實的佤文化發祥地和薈萃地。

 滄源縣旅遊局局長黃新書介紹說,滄源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在臨滄市排名第一。僅國家級景點就有三個,包括南滾河自然保護區、滄源崖畫和廣允緬寺。省級景點有翁丁民俗村、司崗里溶洞、大小天坑等。

 「這還僅僅是景點資源。滄源還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像佤族的歌舞、服飾、飲食、民俗等等,都是我們發展旅遊業可以利用的寶貴資源。」黃新書說。

旅遊業成為滄源支柱產業

 近年來,滄源縣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措施,文化旅遊產業得到快速發展。這些措施包括:

 加強對佤文化資源的搶救和保護。採取有力措施,加強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崖畫、廣允緬寺等文物的保護,完善翁丁原始村落的保護措施;

 啟動了一批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成了崖畫谷等一批遊覽、休閒景區景點;

 對縣城實施了美化、綠化、亮化、淨化工程,建成了司崗里大道等主大街,並對原來的老街進行了改造,對沿街房屋進行了特色包裝,使縣城獨具佤族特色;

 抓住退耕還林的機遇,加強景區景點的生態建設,逐步叫響滄源「生態之旅」、「科考之旅」、「探險之旅」、「健康之旅」等旅遊口號;

 大大改善了旅遊服務設施。滄源有旅遊開發公司、佤山旅行社、旅遊商品開發公司等5家旅遊企業,旅遊從業人員400多人。有各類賓館酒店47家,有床位1562張,年接待能力達56.23萬人次。

 2006年,全縣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8.79萬人,實現旅遊總收入9287萬元,佔GDP比重的6%。

 「按照佔GDP比重5%以上可稱為支柱產業的說法,旅遊業已經成為滄源縣的支柱產業。」黃新書說。

「旅遊強縣」是近期發展戰略

 在今年年初舉行的滄源縣委十一屆四次全體會議上,縣委書記祁騰武詳細闡述了滄源「旅遊強縣」的發展戰略。

 祁騰武說,滄源的優勢在生態,特點在原生態。要把握住這一特點,找準自己在旅遊大市場上的位置,高起點、大氣魄地做好旅遊發展規劃,以原生態的景區景點、原生態的民俗文化、原生態的飲食醫藥在旅遊市場上站穩腳跟。

 要加大旅遊基礎設施和景區景點建設力度。加強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建設好司崗里溶洞和天坑群、滄源崖畫、千米壁畫長廊、翁丁民俗村、司崗里文化園等景區景點,制定、報批南滾河自然保護區旅遊規劃,恢復猛來峽谷濕地,形成景觀資源豐富獨特、基礎設施配套、服務功能完備的系列景區景點。

 要加強旅遊文化資源的發現、保護和管理。對於暫無能力開發的,要採取措施保護下來,絕不搞低水平、低層次的開發,浪費和破壞寶貴的資源。保護景區景點內的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實現保護與開發互動,完善景區景點管理制度,加強安全管理,確保旅遊安全。

 要加快旅遊產品開發。積極鼓勵和扶持民營企業開發以民族民間工藝品為主的系列旅遊產品。加強旅遊研究,加快佤族飲食、工藝品、佤醫佤藥的發掘、開發、整理,形成獨具特色的佤族風情旅遊產品。

 要加快旅遊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盡快完成旅遊職業學校的組建和轉型,採取引進師資、聯合辦學等形式充分發揮旅遊職業學校的人才培養培訓基地作用,培養一大批旅遊管理人才、導遊人才、服務人才,為「旅遊強縣」戰略提供人才保障。

 要組建旅遊發展公司,採取市場運作方式,加大對旅遊的招商引資力度,統籌翁丁、崖畫、溶洞、濕地等景區景點的經營管理,實現旅遊企業化運作。克服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的弊端。要加大旅行社的引進管理力度,吸引、支持、扶持外地旅行社進入滄源的旅遊市場。

 要加大投入,做好旅遊促銷工作。利用旅遊交易會、摸你黑狂歡節等一切節慶,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報刊雜誌、戶外廣告、流動媒體等一切宣傳媒介,利用縣內文藝團體、民間交流機制等機會大力宣傳、促銷滄源,將滄源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神奇美麗的自然風光推向全國、推向世界。

 要搞好與佤邦和周邊地區的合作。利用瀕臨「金三角」的地理優勢,積極打通經緬甸佤邦、湄公河到泰國的旅遊線路,開展跨國跨境旅遊。

 「臨滄有得天獨厚的佤文化資源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旅遊業將是滄源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支柱產業。」祁騰武說。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