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今年春天,太湖藍藻突然暴發,讓這座城市200萬市民經歷持續約一周的飲水危機。資料圖片
此間經濟觀察家認為,在新一屆政府的執政理念中,環境、資源等經濟發展的外部約束性問題已成為政策制定時首要考慮的因素。十七大報告提出,建設生態文明,並在談及前進中的困難和問題時把「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排在第一位,顯示出中央決策層對中國環境和資源現狀深感憂慮。
國家環保總局不久前發佈的一份報告稱,中國的總體環境形勢仍然「相當嚴峻」,頻發的污染事件影響著人民的生活。官方數據顯示,2006年中國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居世界第一,遠遠超過環境容量,全國七大水系監測斷面中62%受到污染,流經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今年5月份在華東發生的太湖藍藻事件也引起震動。
發展代價沉重 城市河段重污
中央黨校哲學部副主任韓慶祥教授認為,中國生態文明的內涵是:不斷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建立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中國政府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開始提及生態文明。1999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溫家寶說,「21世紀將是一個生態文明的世紀。」但由於種種原因,長期以來,很多環保措施沒有得到應有的落實。2006年現任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副局長潘岳撰寫《社會主義與生態文明》指出,所謂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
不過經濟觀察家認為,由於生態文明的理念仍未系統成型、中央與地方對生態文明的認識尚未統一、經濟轉型亦需較長時間、地方經濟發展觀和政績觀有待改變,因此建立生態文明任重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