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Steve Steaklow是《華爾街日報》(Wallstreet Journal)的記者,也是今年普立茲公眾服務獎得主。
在《華爾街日報》工作之餘,Steaklow也從事教學工作。他曾在課堂中問有多少學生每天都看報紙,結果卻是在17個學生中,只有2人每天都讀報。他指出,隨著科技的進步,這情況愈來愈普遍,很多年輕人都不再看「印出來」的報紙,只看網上新聞。無論在內地、香港或美國,這種社會和科技變革,對新聞造成日益的挑戰。
他曾要求學生寫一篇文,以「既然這個年代不再有人讀報紙,為甚麼還要做新聞工作?」為主題。「我收到一些很有趣的回應,但我想說的是,現時新聞工作的困境,主要來自網上世界。面對挑戰,新聞工作者得想怎樣生存下去。我在倫敦工作7年,都買不到《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要從網上下載。2005年,我回到美國,打算訂這份報紙,每年卻要花600美元。」
「我就問自己,既然可以在網上讀了7年免費新聞,是不是需要訂報紙?但妻子說,你是做新聞的,是不是也想人家給你錢呢?因此,我作了妥協,只訂閱星期一至五的報紙,星期六、日則看網上新聞,這只需300元。」Steaklow的經歷引來哄堂大笑。
Steaklow認為,新聞工作是一種公眾服務,不是追求金錢的回報。他多年前決定投入新聞工作,因為覺得工作富趣味及挑戰性。他的母親是教師,他也想透過新聞教育社會,但一個新聞工作者,除了教育別人,要先教育自己,做不同的故事和題材,就像一個學生準備功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