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1月4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當代藝術 共融不共融?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1-04]
放大圖片

文、攝影:尉瑋

 「當代共融」,聽起來是個太大的題目。近四十位香港具代表性的雕塑、裝置及陶瓷藝術家,以「共融」為主題進行創作,交出來的是一份怎樣的答卷?走進《當代共融》立體及裝置藝術展的展場之一中央圖書館展覽館,答案自有分曉。

 《當代共融》立體及裝置藝術展由藝術公社策劃統籌,是康文署與香港藝術發展局合作籌辦的「視藝掇英─2007/08專題展覽」系列的首個展覽。展品包括超過50組作品,其中包括11組裝置作品。

 「根據香港雕塑學會做過的一個調查,香港大大小小的公共雕塑作品有接近四百件,雕塑其實就在你身邊。」在策展人之一的梁兆基眼中,這場近年難得一見的大型立體媒介展,不僅能讓觀眾了解香港藝術在立體和裝置作品方面發展的面貌,亦配合其主題研討會提供一個窗口,讓人思索雕塑與城市、文化,以及商業之間的關係。

共融與轉換

 適逢回歸十周年,「共融」的意義讓人不自覺聯想到政治方面的意味。梁兆基卻言,「共融」的重心不在政治,而在藝術,要討論的,是藝術與社會文化在不同層面上的共融。

 參展的藝術品中,很多在內容上已經表現出與社會文化的親和。如李慧嫻的《我會保住呢支煙》,便將現在的戒煙熱潮放進了高溫陶作品中。借用特首的一句名言,似乎表達了市民生活中,人心中總有的一點執著。

 「香港藝術家的作品在過往比較傾向個人化,和社會的關係可能比較少,有時流於對造型的追求或對於個人感性的表達。近年因為社會上文化觀念的轉變,以及對本土意識與文化保育等問題的思考,許多藝術家開始用社會議題來創作作品。」梁兆基說。

 然而「共融」的意義並不僅於此。除了作品內容與社會文化的相互關照,還有純粹創作觀念上對於物料轉換的嘗試。梁巨廷的《真假》,將真正的太湖石與用木頭仿造的「太湖石」並置,似乎便如同梁兆基所說的那樣,對於材質本身的關聯與轉化給出了一個有趣的比照與嘗試。

 這次在中央圖書館展覽館展示的作品,只是全部作品的一部分。由於展覽館的牆板不能打釘、不能黏貼,梁兆基便把許多裝置作品移到牛棚藝術村藝術公社展出。而中央圖書館中的展覽則採取「棋盤」式的擺放格局。「作品擺放得比較稀疏,環境光被調暗,透過射燈去突顯作品,營造出『博物館』的感覺。」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