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1月4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裝置中的社會話語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1-04]
放大圖片

 ■王純杰:城市殘肢

文:梁展峰

 展覽場地和創作空間有限,租金昂貴,依然是不少藝術家的煩惱,亦令不少年輕一輩對巨型或立體創作卻步,反正手執一部電腦,立於斗室內亦能在藝術上出人頭地,近年從事立體創作的青年實在不多,而且作品尺寸有限。

 香港向來寸金尺土,不是每個藝術家都能享有自己的工作室。過往評論認為90年代香港裝置藝術熱潮既催生於這樣的空間條件下,亦因而局限了其發展。裝置藝術重視作品與展出環境的配合,當然容許作品現場組裝,於是作品可隨時解體,為藝術家免卻寬敞工作室的必要,同時間借助意念先行的創作模式,代替以往的物料或技術先行的藝術形式。過去的展覽「藝術與空間:從雕塑到裝置」(1993)正是探討當時的藝術潮流如何由造型雕塑轉向裝置藝術,何以打破空間的局限。

 近日展覽「當代共融」同樣把傳統雕塑與裝置藝術品納於同一展覽下,展現了創作立體作品的更多面向。不過嚴格來說,策展人把兩類作品分別置於牛棚內藝術公社和中央圖書館展出,保持了裝置作品現場製作的彈性,卻失去兩者對話的機會,也許凸顯了向來本港展覽場地的各自限制─官營展場難與前衛作品配合;民營展場空間有限難做大型展覽。

 裝置藝術強調作品與展出空間的物理或文化關係,於是有些作品會「就地取材」,其中林嵐的裝置《活在都市裡…》配合現場的黑柱,將聲音、影像和場景結合。她在展出的獨立房間放著清脆的鳥語,向展場中的黑柱投上一條大如小孩而半敞地上的竹籤投影,牆下的紅地磚整齊地鋪成猶如街頭所見的小路,牆與磚間泥上的小草無一不是軟弱地倒下,彷彿提醒人類如何以改造自然(如大樹)而創造出自己文化(如竹籤),為人類文明與自然的共融作出提問。除了從關注美學或發揮材料的傳統雕塑發展到意念先行強調反思和與空間對話的裝置藝術,近代的創作主題亦由造型美學轉向文化議題,從梁美萍記錄內地及港台三地露宿者的《鄉關何處》、王純杰反思城市發展的《城市殘肢》和林嵐的裝置作品,都強烈地體現藝術家的社會關懷。

 裝置藝術在香港90年代是主流的當代藝術形式,亦出現過幾個重要展覽展示從傳統造型雕塑發展裝置藝術流潮的美學轉向,不過很快就被影像及電腦媒體創作的潮流取代,加上展覽空間缺乏相應的擴展,讓裝置形式無法深化發展,只流於成為雕塑的另一種延伸,亦未被大眾所普遍理解。故此「當代共融」展出作品多達五十多組,應藉此取樣式的展覽規模把握藝術教育和推廣之機。除了講座,應在現場配以少量介紹性文字或導賞解說,向普羅觀眾介紹本地藝術家的作品特色。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