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啟樂 風采中學校長
特首在施政報告中提倡國民教育,但落實到政策層面,多為一些認識當前國家情勢的課後活動。筆者認為成功的國民教育,包括兩個層面,而國情教育只是其中之一,另一層面應為對國家歷史與文化的認知,從而對國家現況有一個較全面與深化的了解。離開了歷史與文化去談國民教育,學生的認知流於表面、淺化,因而產生的感情也欠缺基礎。
過往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認知主要來自中史科及中文科,前者主要在初中階段完成,後者在仍有範文的年代,透過古今核心篇章內容而吸收,而在中六的中國語文及文化課當中,則有我國傳統思想文化篇章的深度閱讀,讓預科生有較深化的研習。
新課程非一味以能力為本
然而近年初中的中史科日漸褪色,粗略估計有兩至三成中學不以獨立科目形式處理中史,會考投考中史人數逐年下降,而新中文課程強調能力為本,篇章的思想文化內容不受重視,將來新高中課程中文科亦沿此思想,屆時中六亦不再有傳統國學的研習了,以這樣一個情況去承托國民教育,肯定並不理想。
要扭轉這個局面,筆者認為首先要重置中史科的位置,肯定其作為初中獨立必修科之必要。其次是在新高中的中文科課程內加入中國文化內容,而非一味的「能力為本」。最後就是在通識教育科中引入中國文化元素,而這一點正是教育界較少論及的。
個人成長與儒家思想
通識教育一個組成部分是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過往主要依靠西方理論,如艾歷臣的人生八階,馬斯勞的人性需要層次,以及心理輔導理論等。其實作為一個早熟的文明,我國自春秋戰國以來,思想家輩出,特別是儒家學說,正好提供了個人成長與人際相處豐富的內涵。
近期內地流行《論語》熱潮,再次肯定孔學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比如說孔子提出「為己」之學,指出「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不怨天,不尤人,上學而下達」,就是強調人的主體價值,通過自身的努力,達致修身的最高境界。孔子又提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及「己欲達而達人,己欲立而立人」等都是人際相處的重要依據。通識教育課程適宜引入我國經典思想,這才是合乎本地社會需要,也植根於我國文化特色的整體教育呢!期望教育局課程處官員,師資培訓機構,以至通識教育前線工作者關注這個課題,趕及在兩年後落實的通識教育課程內加以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