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1月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呂洞賓的青龍劍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1-07]
放大圖片

 ■《劍神呂洞賓》劇照。 (網絡圖片)

蔡永飛

 11月3日晚,有台灣「無敵小生」美譽的歌仔戲「頭牌」女藝人孫翠鳳亮相上海,公演《劍神呂洞賓》,引發上海新老戲迷轟動。孫翠鳳所在的台灣明華園是時下寶島首屈一指的歌仔戲劇團。繼1990年赴北京公演後,此番明華園將首度在上海、杭州、南昌、深圳等城市舉行規模空前的內地巡演。

 《劍神呂洞賓》借用呂洞賓的神話故事,賦予了富於現實針對性的深刻寓意,十分令人回味。

 呂洞賓有一柄號稱天下第一的神劍「青龍劍」,憑借此劍,他殺死怪物,上山採得靈芝,救了皇太后一命,成為天下聞名的英雄。當公主受節度使田奉耕和田虎父子的欺侮,呂洞賓依仗神劍,再次挺身而出。然而,就在呂洞賓奔赴「戰場」的關鍵時刻,一個自稱來自玉皇大帝身邊的神出來干擾他,要他上天當神仙,並假意被他的青龍劍刺中而帶走了寶劍。失去青龍劍的呂洞賓頓時失去了與邪惡勢力鬥爭的勇氣,他陷入了彷徨。

 編導花費了相當的篇幅表現了呂洞賓的彷徨。非常巧妙的是,編導設計了漢鍾離這個角色。漢鍾離雖然也是一個獨立的角色,實際上他只是另一個呂洞賓,編導借用漢鍾離這一角色為讓呂洞賓向觀眾袒露內心衝突提供了方便。漢鍾離是一個全知全能的神仙,他奉玉皇大帝之命來人間超度呂洞賓去擔任八仙之第五仙,一會兒變成獅身人面神獸,拿走了呂洞賓的神劍,一會兒又化身王母娘娘直接站在呂洞賓的敵人一邊,逼著呂洞賓不得不成為沒有青龍劍的英雄。重要的是,漢鍾離不僅引導著呂洞賓,也引導著公眾一步一步地進入了戲劇的高潮,接受了編導的意圖。經過長時間的內心衝突,呂洞賓戰勝了自己,憑藉著愛心和勇氣,戰勝了敵人,保護了公主和她的貼身女僕。

 當呂洞賓持有青龍劍的時候,呂洞賓是一個有愛心、很勇敢的英雄。那時候漢鍾離請他去當神仙,他拒絕了,他只想當英雄去懲惡揚善,而不想做神仙。事實上他也是一個英雄,在強敵面前他疾惡如仇、英勇無畏,確實無愧於英雄的稱號。然而,當失去了青龍劍,呂洞賓卻變成了一個懦夫!沒有神劍,他就無法刺穿背叛了朝廷的節度使田奉耕的盔甲,無法殺死這個敵人,也就無法救出陷入敵手的公主和女僕。無所憑恃的呂洞賓露出了懦夫的本相,他無比沮喪,無地自容。借助漢鍾離的神力,25歲的呂洞賓看到了一個隱姓埋名躲藏在人群中30歲、40歲和60歲時的自己,——因為他不再具有英雄的勇氣,因而人們都無法相信他就是曾經的英雄、大名赫赫的呂洞賓。種種後果,使呂洞賓覺悟起來,並且最終擺脫了失去青龍劍的沮喪和恐懼,重新成為了英雄。

 呂洞賓有劍和無劍的不同表現讓我產生了許多聯想。不是嗎?一個人如果沒有「青龍劍」,就會被看不起。在今天,我們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是否優秀的時候,往往要看他有多少物質財富;我們在認定一個人是不是人才的時候,常常著眼於他的級別、地位,甚至文憑。我們關心物質比關心精神為重,關心外在比關心內在為重。而事實上,就像呂洞賓結束了彷徨的時候所說的那樣:「勇氣才是真正的青龍劍」,英雄的本質並不是「神劍」,而是人自身的勇敢、智慧、品德和能力。

 或許《劍神呂洞賓》強調人的內在品質,在一定程度上渲染了唯意志主義,而就現實而言,卻具有十分突出的針對性。劇中呂洞賓在失去青龍劍而向漢鍾離提出去做神仙以逃避現實時,漢鍾離回答說:「現在你做人都有問題,還怎麼做神仙呢?」的確,在我們和呂洞賓一起經歷了那樣的彷徨之後,我們所需要思考的正是這樣的問題: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做人?《劍神呂洞賓》把英雄還原為普通人,讓他在選擇依靠外在力量還是內在力量時猶豫不決,這不僅是對英雄的寬容,實際上也是給了我們每個人成為英雄的機會。是的,只要我們心中有「劍」,只要我們在遇到困難和危險的時候能夠「拔」出「青龍劍」,我們就可以成為英雄。

 因為語言有障礙,我看台灣歌仔戲只能看字幕,卻也領略了台灣方言的特殊韻味,加上唱腔十分優美,特別是演員的表演非常真實細膩,對觀眾是難得的享受。我記住了主要編導和演職員的名字:編導陳勝國,主演孫翠鳳,劇團團長陳勝福。此次來大陸巡演,我希望他們能有機會到國家大劇院來演出。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