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1月8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姚國威誓越「登」山路障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1-08]
放大圖片

 ■姚國威(左一)積極參與地區事務,對宏景可謂瞭如指掌。本報 攝

本報記者 葉詠儀

 元朗天水圍宏景選區鄰近天水圍濕地公園,環境優美,但區內近來因發生數宗家庭慘劇,令整個地區被外界冠以「悲情城市」之名。不過,在年輕小伙子、民建聯宏景選區候選人姚國威的眼中,天水圍並非悲情城市,而是一個有活力、不斷成長中的社區,只是欠缺發展機會,少了工作崗位;若能活化天水圍,這個社區完全可改觀:「與其坐著嘆氣,倒不如積極去創造未來!」這份執著和努力,令他有信心挑戰地區服務成績欠佳的現任區議員、民主黨張賢登。

 姚國威今年只有24歲,臉上稚氣未消,惟不知不覺已經擔任了天恆h區議員陸頌雄助理差不多4年,透過與街坊接觸及處理區內事務,他對宏景之事可謂瞭如指掌,在今屆選舉中,他打出了「情牽兩軒、勤又謙」的口號。

對區內事務了如指掌

 他解釋說,兩軒是指俊宏軒、慧景軒,即選區內的屋苑,「勤又謙」則是做事的座右銘,意指作為議員需要勤力和謙虛:從過往經驗所得,區議員的工作就是要「實事求是」,反映居民的意見,走入群眾,才能做好居民要議員做的事情:「有很多社區問題和家庭問題往往都是隱藏著,可能出於居民的無助感,這些問題單靠街頭服務站和做問卷調查,根本無法發現,需要以更貼身的方法發掘問題,進行家訪,從面對面的傾談中,親身感受問題。」

勤家訪貼身發掘問題

 接觸居民多了,令姚國威一點都不認同「悲情城市」這稱謂。他說,區內較多年輕一代入住,是一個有活力的社區,只要配套設施搞得好,即能活化社區。首先,天水圍的對外交通一直為人詬病,他認為必須打通這個缺口,包括要求運輸署延長區外巴士線的服務時間,由目前只提供早上特別班次,改為全日行走,並提供深宵小巴服務,及調低公共交通的車資作配合,增加居民外出工作的誘因。

 他續說,目前社區設施嚴重不足,若能夠增設社區會堂等,便可讓青少年有機會參與健康活動,不會淪為「邊緣青年」,令區內童黨問題得以改善。

 他認為,中國人傳統觀念「遠親不如近鄰」,可見鄰舍關係十分重要,在新類型的屋h設計,互助委員會更可透過舉辦不同的活動聯繫居民感情,建立對社區的歸屬感,扮演重要角色,可惜h內的屋h互委會連一個永久會址都沒有,難以開展工作,他必定會繼續爭取。

 年輕是優勢,但同樣可能被質疑經驗不足,姚國威強調,自己擔任了區議會社會服務房屋事務及宣傳委員會增選委員,對議會運作有一定認識,並非白紙一張,而年輕反而代表有幹勁、勤力及肯做,並透過地區服務累積工作經驗,如天恆h的區議員陸頌雄:陸在當選時只得25歲,但在處理地區事務時表現成熟,每件事情均做得妥妥當當,故最重要的是服務居民的心。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