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1月1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支援內地生 院校三不足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1-16]
放大圖片

 ■葛煒煒的父母在保安及大批內地學生的護送下,扺達葛煒煒生前的宿舍。本報記者梁祖彝 攝

本報記者:任智鵬、吳玫、歐陽杏櫻、陳倩筠、本報駐江蘇記者 沈婷

 現時在香港求學的內地生約6,000人,早前發生的尹日強失蹤及今次葛煒煒自殺等不幸事件後,再喚起社會對內地生學業及生活支援問題的關注。相關人士分析認為,雖然各大院校都積極為內地生推出不同協助計劃,但卻出現了3大缺憾:支援偏重本科生而忽略了人數佔半的研究生;未有重視理工科學生與本地社會缺乏接觸的問題;學生輔導只籠統地面向全體,欠缺個案針對性。如何加強支援機制和措施的缺乏,成為未來香港擴招非本地生、建構區域教育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各大學提供資料顯示,現時確有一定的支援計劃配合在港內地生需要(詳見表),例如多間大學會在內地生初來港時,本地生為其作「1對1」配對,以友伴關係提供生活適應協助;中大增設了5名學習輔導主任專責支援內地生;浸大也安排了親善家庭照顧基礎年學生。理大及教院則指,隨著內地生人數增多,正在及有意增加學生事務處人手,切合有關支援需要。

缺研究生支援計劃

 不過,有關支援措施主是都是針對年紀較輕的本科生,像葛煒煒這樣較成熟的內地研究生,似乎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在港內地畢業生聯誼會執行副主席李歡指出,內地研究生的支援現時尤其欠缺,「大課」不多,與港生接觸機會很少,較難融入香港社會,但偏偏近年社會焦點都集中在本科生,新設的迎新計劃未有適用在研究生身上,更令他們獲得的支援出現參差,「大學研究生也是不同學系去招,較為分散,令提供支援更為困難。」

 她指綜合會員意見,中大及浸大在有關方面表現較好,其餘則仍有改善空間。

 在科大修讀計算機博士課程的內地生王同學坦言,在港就學缺乏支援,「學業都是我自己一個處理。」她指在內地大學,普遍都會安排輔導員當校方與學生間的橋樑,「但香港只是獨立在做研究,感覺孤獨。」同校化學系博士生陳同學亦指,遇上困難都是跟宿友、同學分享,「有些老板(導師)更因很著緊研究成果,若不順利時會發脾氣,也令我們有壓力。」

籲開展跨學科交流

 葛煒煒、尹日強均是理工科學生,這類理科生的情況亦令人關注。李歡指,商科及社會科學同學因為與社會關係較密切,一般適應情況較佳,而理工科內地生由於課程內容與本地社會關係不大,更需要針對性地安排如一些跨學科交流機會助其融入,同時,大學也應多向他們介紹香港相關產業的結構及發展,「否則會像我認識的一名來自清華學生,他在計算機科學的成績是最頂尖的,但因為香港實際環境與他期望有落差,而感到壓力。」

 而各大學為內地生提供的輔導,一般都採取服務全體學生的做法。李歡認為,未有「度身訂造」的輔導支援部門,影響了支援效果,「內地生群體大,他們都比較在意學業成績,亦更需要多認識香港工作、求職文化,也有人想加強與港人溝通的人際技巧,這些都應作更針對性處理。」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