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1月18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兩地少年各有偶像 港迷外貌 深尚才華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1-18]
放大圖片

 ■飛輪海

 【本報訊】「偶像人人有,港生多膚淺」。香港青少年沉迷追星的現象常受批評,而城市大學的研究發現,即使與咫尺之距的深圳相比,港初中生對偶像的追求亦顯示出膚淺的特點﹕港生所選偶像極度集中在娛樂圈人士,最看重的是偶像的外表;而深圳學生則認為偶像的才華最重要,選擇時亦多元化,包括運動員、藝術家、商界精英等。負責研究的學者指,受香港的即食及炒作文化影響,港生對偶像的崇拜難免較為膚淺,未能將偶像視作榜樣從中學習獲益。

 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岳曉東及張宙橋在今年初向424名香港及110名深圳初中生發問卷,了解他們崇拜偶像的行為。研究發現,港生喜歡偶像最主要的原因是相貌好(21.6%),其次則為真誠待人(17.6%);深圳生則認為有才華(35.7%)及純真善良(28.6%)最重要,相貌(14.3%)只排第三。

港生最看重偶像外表

 港生10大偶像除爸爸(第10)、媽媽(第7)外,其餘全為娛樂圈人士;而深圳學生的10大偶像中僅4人來自娛樂圈,另4人是運動員,其餘則有微軟創辦人蓋茨及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達芬奇。

 張宙橋表示,港生主要以外表選擇偶像,亦多以單純熱愛及崇拜的形式,不會視之為學習榜樣,做法膚淺,而所選偶像集中在相貌標緻的明星而缺乏各界有成就的傑出人物,可能反映出其過於自我的心態,「社會的炒作文化,加上媒體推波助瀾,是有關狀況的原因。」他指深圳及內地其他地方,青少年的偶像較多元化,包括政治領袖、商界人士、科學家及藝術家等,作為學生的榜樣,情況較為健康。

深圳生視偶像為榜樣

 而港生偶像亦有「淘汰率」高的特點,張宙橋指,研究發現港生對崇拜偶像程度的自我評分遠低於深圳生,因為其「天天新款,日日換畫」,對個別偶像的熱愛並不穩定。突破機構輔導中心臨床心理學家蔡暉明認為,香港社會即食文化普遍,年輕人只看到偶像的成就,而忽略其付出的努力,「潮流雜誌盛行,但都只集中在偶像們如何有型、如何『潮』;以周杰倫為例,他的鋼琴技術可能要10年才能練成,但港生只模仿他的髮型、他的衣著。」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