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1月2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婦委會主任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1-21]

楊志紅 香港廣東社團總會副主席 區選主題重民生 新人參政利換班

 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是今屆區議會選舉的主題。選前不同的民調都顯示,選民焦點放在實際的社區經濟民生工作,多於政治口號。選舉結果更進一步說明,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穫,候選人有地區服務經驗和政績,有能力、有誠意服務居民,就會受到選民歡迎。而不做好地區工作,空喊政治口號,嘗到苦果也是自然合理的事。

 今屆區選與上屆的明顯區別,是上屆區選過份政治化,而今屆區選恢復理性平和。上屆區選,香港經過金融風暴打擊和沙士蹂躪,股樓泡沫爆破、負資產龐大、經濟衰退、民生困苦、人心渙散、社會充斥怨氣和戾氣。「七.一效應」匯聚了市民的不滿,一句「踢走保皇黨」的口號,就可以擊敗長期在選區裡服務的候選人。因此上屆區選是在特定大環境下,包括了選民情緒宣洩的成份。

政治環境改善 區選著重民生

 2003年「七.一」之後,中央確立了香港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力挽狂瀾,開拓新局。一方面,中央及時推出一系列促進香港經濟走出低谷和改善民生的措施,有效地幫助香港經濟擺脫困境,實現復甦。另一方面,中央以開明、開放的態度,加強同香港各界人士的聯繫,廣泛、充分和深入地聽取港人意見,極大地改變了香港惡劣的政治生態,有力地促進了香港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因而,今屆區選的大環境明顯改善,焦點議題主要集中在經濟民生方面。

 今屆區選主題重民生,不僅因為現時政治氣氛趨於理性和諧,而且在於區議會的本職是民生事務,隨著經濟發展而貧富懸殊加劇,社會民生問題積累漸多。選民在投票時,更注重候選人是否有服務社區的能力和誠意。從投票人數有實際增長來看,可說市民對今屆區選更加投入。今屆選民基數大增至接近二百九十六萬人,比上屆的二百四十二萬人多了兩成二即五十四萬人。更多選民在平和的情況下行使公民權利,選票的理性內涵更加彌足珍貴,更加客觀和真實地反映候選人的實力和政績。

 區議會作為地區事務的諮詢架構,在吸納民意、疏導民怨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區議會自1982年成立起,就充當政府與市民之間的橋樑,發揮「下情上達、上下溝通」的作用。回歸後,隨著精簡架構,撤銷市政局,區議會更成為唯一的地區架構。按現時法例,區議員主要有兩大職務:就不同的地區事務向政府提供意見;直接參與改善地區環境、民生事務等。行政長官曾蔭權在2005/06年度的施政報告中,表示要進一步擴大區議會的職能。區議會工作同政府息息相關,是政府與市民聯繫的橋樑,區議會工作亦同地區發展及市民利益息息相關。目前,隨著經濟發展,民生問題越積越多,包括防止家庭悲劇、加強保護婦女兒童、強化社區建設、扶貧、發展社會企業,區議會的角色都將越發吃重。今屆區選的成功,有利落實擴大區議會職能,加強地區行政管理,協助特區政府處理各種地區問題,讓區議會真正成為一個建設穩定繁榮、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

區會擴大職能 肩負更大責任

 區議會是本港最重要的地區民意架構。2005年特區政府提出的政制發展方案,建議07年特首選舉委員會人數擴大一倍,500名區議員全部納入選委會;08年立法會,直選、功能兩組各增五席,功能5席全由區議會包辦。方案亦因此被簡稱為「區議會方案」,而區議會的重要性亦頓時增加。儘管反對派議員「捆綁」反對,令政制發展方案胎死腹中。但可以肯定,區議會的政制發展角色會越來越重要。今屆區選的成功,也有利發展地區民主,培養更多治港人才,為適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制度發展,逐步創造條件。

 實際上,只有萬多名選民的區議會選舉「地區戰」,背後都關係各政黨往後的前景發展和生命延續。若政黨連區選也落敗,不僅會失去立法會選舉地區樁腳的效用,而且會失去新一代的年輕從政者接班的機會。目前,許多立法會議員已在議事廳中坐了十多二十年,他們既有豐富的從政經驗,但同樣有著沉重的政治包袱,造就了香港非黑即白的政治生態。從1985年立法局開始有間接選舉,直到1991年引入直選議席,民主黨一直以元老級黨員李柱銘和司徒華作為吸票的利器,今屆區選結果的啟示是,元老明星效應這個如意算盤,會愈來愈打不響。

高質素新人參政 為政壇輸入活水

 今屆區選,各黨派都湧現了一批新的政治參與者,他們對未來政治充滿憧憬。民建聯重視新舊交替,提拔大批青年新進參選,顯然得到選民認同,該黨新參選62人,當選21人,比率34%,以及40歲以下當選有56%。其中最年青候選人、即21歲的姚銘在北區華都選區雖敗於民主黨潘忠賢下,但得票之差也只是數百票。而屬資訊科技界、加入民建聯不久的葛佩帆,亦有交代,在沙田頌安壓倒民主黨的勞潤明。這些新一代的年輕從政者,平均學歷都較他們的前輩高,又是政黨刻意栽培的對象,他們參政的趨勢,也就極大地影響本港政制發展的方向。新人參政,有利政黨換班和保持生機,以年輕化、專業化、知識化,應付時代的要求和挑戰。

 胡錦濤主席總結香港回歸十年來的四點經驗,其中第三點指出:「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是香港最重要的主題,也是廣大香港同胞的共同心願。只有經濟不斷發展,民生才能不斷改善,社會才能保持穩定,適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制度也才能順利發展。」行政長官選舉、立法會選舉和區議會選舉,都是在基本法框架下,香港民主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實際步驟。區議會的主題是經濟民生,而在經濟不斷發展,民生不斷改善的情況下,區議會在本港政制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會越來越重要。(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