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2月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時光靜止六百載 貴州屯堡猶明代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2-03]
放大圖片

圖/文:本報駐貴州記者 李睿

 當中國各地漢族文化與習俗早已在歷史的風雨飄搖中不斷演化蛻變,在多種地域文化交融中漸漸淡化了自己的特質時,隱匿於貴州喀斯特大山深處的「屯堡文化」卻延續了6個多世紀,固守著原有的純樸和民俗,與當今的漢族大文化形成鮮明反差。記者於是走進看似破敗的屯堡民俗文化古鎮,腳踏青石板路,親身感受「今日的古代」,體驗「反差的驚喜」……

滇喉建築 人是戍軍後裔 寨如攻防體系

 天龍屯堡古鎮位於貴州省西部安順市平壩縣境內,距省會貴陽72公里,素有「滇之喉、黔之腹」之稱。鎮上現有1,200多戶世居人家,5,000多人,是中國至今唯一還保存及沿習明朝文化的地方。翻開《安順府志.風俗志》,即有「屯堡人即明代屯軍之裔嗣也」的歷史記載,這是歷史對屯堡人的定論。史載,公元1368年明建都南京,當時的安順,被明統治者稱為「黔之脊背」,成為貴州屯堡最為集中的地區,屯堡村寨多達300餘個,人口10萬之巨。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新皇帝朱棣派顧成為大將,統兵五萬屯駐貴州建立貴州行省。而這一屯,就讓這些將士和他們的後代屯守了600餘年。

外堡宜防守 內寨利巷戰

 當年,這些屯兵亦兵亦民,自己耕田種菜,與從江南家鄉遷徙來的家人一起生兒育女,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屯堡依山傍水,可攻可守。屯田的本質決定了屯堡建築的風格。屯堡寨子的前面是阡陌縱橫的田坎,有豐富的灌溉水源,利於耕種;寨後的靠山高而險峻,登頂可以遠眺,觀察敵情。原始的屯堡四周都有石砌城垣和雄偉的寨門,採用堅固的石料壘砌,顯得高大雄偉。站在寨門上即可洞悉進攻之敵,敵方則難曉寨中動靜;待「盲攻」之敵筋疲力盡時,則可聚屯堡強兵出而擊之,或於山頂燃放烽火向其他屯堡報信,等待援軍夾擊敵人。如援軍遲緩,又可堅守:寨中有囤糧,飲用水源,一般數日無憂;就算敵人攻破屯堡的外內寨,屯堡內寨複雜的民居和巷道還可以獨自成堡,與敵巷戰,高大的碉樓和巷道民居密佈的射擊孔、梭標孔,都可置敵於「死亡陷阱」。

戶戶結成鏈 路路似迷宮

 至今仍保存完整的屯堡原始村落,佈局多採用中軸線分割佈局和點線分割佈局。這種佈局形式以寨中央空壩為點,向外輻射出縱橫交錯道(線),巷道把民居分割成一片一片(面),構成一個點線面相結合的整體。在狹長深邃的巷兩端,有可供禦敵的門:每條巷既能單獨防禦又可互相形成整體防禦。進入巷中如入迷宮,如敵人貿然闖入,關上巷門,就如「關門打狗」。而在原始的村落佈局上,屯堡民居極少有單體建築,堡中都是戶靠戶、門連門,從寨子中心的「點」向外擴展,民居建築既可「自成一格」,又能呼應整個寨子的「攻防體系」。

「歇後」方言 水稱「青山綠」鹽叫「啞口無」

 勤勞善良的屯堡人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不僅僅表現在衣飾上,其語言表達能力也極強,日常交往中善於運用「言旨話」和諺語、歇後語。如,把「喝水」說成「喝點青山綠(水)」,「放點鹽」說成「放點啞口無(言諧鹽)」;在歇後語中,常用的如,「麻布布洗臉 —— 粗(初)相會」等。

 「離土不離腔」,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屯堡話維繫著屯堡人的故鄉情結。在屯堡人聚居區,語言交流特徵突出,被稱為「二鋪話」或「屯堡話」。在屬於北方方言西南官話的貴州漢民族方言海洋中儼然「方言孤島」,獨樹一幟;語音方面,保存捲舌音zh 、ch 、sh 、r的發音,以及有突出的兒化音。如,「昨兒天」(昨天),「今兒天」(今天)。這在貴州其他漢族方言中一般是沒有或者很少使用的。因此「屯堡話」被認為與屬於北方方言的江淮官話有淵源關係。

「尚武」戲曲 戲子必戴面具 戲場直似戰場

 所謂地戲,又叫「跳神」,源於明代的軍儺,即古代軍隊中用來為出征祭典,振奮軍威,恐嚇敵人的一種儀式,後來經屯堡人的繼承和演變,形成了當今世界的獨特戲種。在屯堡,天龍人自行組織表演的一種民間戲劇,具有演戲和驅邪的功效,所演劇目均為《說岳》、《三國》、《楊家將》等古代英雄報國殺敵故事。

 地戲的服飾,一般著青、藍、白、褐土布斜襟長衫、長褲,束青布腰帶,穿布鞋,布紮靠旗,用兩塊繡有多種花邊的布片將腰身圍裹,象徵戰袍。道具有木製刀、槍、劍、斧等十八般兵器。除武器外,女將左手持手帕,男將則持摺扇。無論什麼角色,一律額戴面具,面蒙青紗。地戲的伴奏常用銅鑼、皮鼓等打擊樂器。演出的時候,演員頭戴「臉子」,腰圍彩裙,腳穿布鞋,身背戰旗,持戈揚戟,唱著「弋陽高腔」,再現遠古戰爭場面。

「戰地」飲食 食品久存不腐 口味無辣不歡

 為適應戰爭的需要和封閉的環境,屯堡飲食主要為利於儲存的食品。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形成了獨特的屯堡飲食文化。

 粑粑辣子,顧名思義,主要由兩部分組成:粑粑、辣子。屯堡人用優質本地上等糯米磨成米麵後摻上佐料,再和經過煮、曬之後的當地特產青辣椒加工調在一起,最後用文火蒸熟,攤曬乾而成。這種既保存有新鮮辣椒的綠色和麵食的白色的半成品,便於攜帶,且別具口味。進食前用菜油將其炸得金黃,讓人垂涎三尺。

  血豆腐,逢年過節,屯堡人家都要用新鮮的豬血和入豆腐中,加上適量的肥肉丁和精鹽、花椒等佐料,攪拌均勻,捏成拳頭大小的圓球,用青菜葉子包好,用木柴煙火細熏慢烤而成。食用時切成薄片與臘肉搭配,蒸熟即可。吃起來美味可口,並有獨特的煙火味道。

菜肉糖酒 自給自足

 雞辣子,這道菜其他地方也有,不同之處當然是用料與做法的區別。屯堡雞辣子的雞必選當地放養的正宗土雞,辣椒是自己獨有的滋粑辣子,這道美食的秘訣在於豬腳油凍及放甜酒釀冰糖的份量。

 而帶皮仔牛肉,是屯堡人幾百年流傳下來的一個古老名菜。相傳是屯堡人的祖先從老家南京遷徙過來的時候,途中歷盡千難萬險,當身上的糧食不夠吃時,便把隨身帶來的耕牛宰來充飢,然而壯年牛要用來耕種,再艱難都捨不得宰殺,因而只能殺那些未成年仔牛。於是,這一具有特殊意義的菜餚流傳下來,成為經典。

「遺韻」服飾 堅守「明朝風」古裝「活化石」

 「頭上一個罩罩,耳上兩個吊吊,腰上兩個掃掃,腳上兩個翹翹。」屯堡婦女忠實守護著屯堡文化,一身奇異的「鳳陽漢裝」一穿就是600多年,展現出大明朝江南女子的獨有風韻。

 婦女的服飾式樣為大襟長袍,一般為青、藍、綠三色,長袍的領口,袖口和斜襟處用彩線和另一種顏色的布條滾繡裝飾,袍長及小腿,褲一般為藍色長褲,腰繫飄帶。她們的髮型叫「三綹頭」,一種「前髮高束,形似鳳凰頭」的髮型,左右兩小綹在耳前倒挽上去,形成雙鬢,主要的一綹在腦後挽圓鬢,別上玉簪,罩以馬尾紡織的圓網,再從額頂至後腦勺包上帕子。未婚女孩不挽圓鬢,年青的已婚婦女包白帕,老年婦女包青帕。

世間時裝萬變 堡內粗衣一款

 屯堡婦女的另一大特色是保持「天足」,舊時屯堡女子被堡外漢人帶有歧義地稱為「大腳妹」,加上長袍大袖的服裝特點以及特殊的頭飾,使屯堡女子服飾長時間被歸類為少數民族服飾。而屯堡人我行我素,執著地固守著自己的傳統。

 屯堡婦女的服飾,是民風考察及遊覽觀光的「活化石」,是一部活著的歷史。1993年發掘的明「荒王」墓出土的隨葬品中的衣服、鞋子與現在安順雷屯、雲山屯一帶屯堡婦女的寬袖鑲邊大襟衣、繡花丹鳳鞋在尺寸、花樣等方面幾乎沒有什麼不同。現在,其他地方只能在戲台上看到的穿著打扮,在屯堡卻是日常生活便裝,其盛裝、婚喪嫁娶裝和節日盛裝更有獨特的魅力。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