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2月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港政治正處於相持階段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2-05]

 ■馬 文

 區議會選舉和立法會港島區補選,連同頗為軒輊的評論,反映當前香港正處於愛國愛港力量與「民主派」兩大政治派別對壘的相持階段。縱觀2003年七一以來香港政治形勢的演變,可以說,政治天平正在逐漸向著有利於愛國愛港力量的方向傾斜,當下是兩股政治力量爭持的關頭。「民主派」堅持對抗立場、兩大政治勢力勢均力敵而演變的方向和趨勢,總體上有利於愛國愛港力量。

 短短兩個星期,香港相繼舉行第三屆區議會選舉和第三屆立法會香港島選區一個議席補選。選情跌宕起伏。前者愛國愛港政治團體大勝,後者「民主派」代表陳方安生拔頭籌。兩次選舉不可等量齊觀,但對於認識當前香港政治形勢,卻有不可低估的指標意義。

陳方安生「告急牌」起了作用

 無論「民主派」還是其他政治力量對於區議會選舉結果都不同程度地感到意外——愛國愛港政治團體應該能勝卻未曾預料贏面如此之大。無論「民主派」還是其他政治力量對於立法會選舉結果都不感到意外,因為選舉前幾個星期的各種民調結果一再預示陳方安生可以獲勝。由於「民主派」在區議會選舉中遭遇「滑鐵盧」,所以,在立法會補選前大打「告急牌」,甚至在12月2日選舉日打了一整天的「告急牌」。情形彷彿是2004年9月12日第三屆立法會選舉日,當時民主黨大打「告急牌」,為李柱銘、楊森贏得了不少選票。這一回,在投票截止前最後兩小時,投票率明顯上升,的確是陳方安生「告急牌」起了作用。

選舉解讀觀點紛呈

 選舉結束後,香港媒體社評和時評觀點紛呈。有一種觀點:區議會選舉和立法會補選,愛國愛港力量與「民主派」各勝一仗,賽果為一比一。還有一種觀點:陳方安生與葉劉淑儀的得票率約為五點五比四點五,打破了歷次地區直選「民主派」與愛國愛港力量得票率為六比四的格局。有人稱:「民主派」勝了立法會補選但輸了信心。也有人稱:「民主派」勝了立法會補選是北京對香港政策「在政治層次上徹底失敗」。有人堅信陳方安生與葉劉淑儀的得票率不足以證明六比四的黃金定律已破。也有人對民建聯的氣勢甚具戒心,不自禁地直呼「土共赤化」或「親共陣營」。

 兩次選舉連同頗為軒輊的評論,反映當前香港正處於愛國愛港力量與「民主派」兩大政治派別對壘的相持階段。縱觀2003年七一以來香港政治形勢的演變,可以說,政治天平正在逐漸向著有利於愛國愛港力量的方向傾斜,當下,是兩股政治力量爭持的關頭。所謂「爭持」,便是有起有伏。

 《信報》的林山木先生近幾年來很少指點香港政情,偶有所作則暴露其真性情。他在2007年12月4日「林行止專欄」中,直指:「立法會議員席位補選的結果,清楚地說明了中國的香港政策,在政治層次上徹底失敗:台灣政府和北京愈走愈遠,等於離『明獨』愈來愈近,便是明顯的敗績。葉劉淑儀在親共陣營全力支持下出戰陳方安生敗北,意味中央內定人選為港島選民唾棄,其香港政策之不得人心,彰顯明甚。」如果不是內心偏激使林氏失去理性,否則,這樣違背邏輯的評論不會出口。

偏激評論失去理性

 試問:難道中央政府對台灣民進黨當局一意孤行「台獨」路線採取綏靖政策才算正確的政策?因為,任何堅持「一個中國」而反對「台獨」的政策,都會使「台灣政府和北京愈走愈遠」。試問:陳方安生得十七萬票是「港島選民」唾棄「中央內定人選」,那麼,葉劉淑儀所得十三萬多票又是「港島選民」唾棄什麼?至於另外6位分別得票在數百至數千的候選人,不知究竟應如何解讀?「港島選民唾棄」什麼?

未來香港政治形勢將大體緊張

 民主選舉是以多數相對於少數而獲勝為準則,但同時多數尊重少數。林氏一貫標榜民主,不經意間卻流露其對「少數」(何況是相當多數目的「少數」)十分輕侮的不民主氣息。

 陳方安生經歷民主選舉洗禮,但在12月5日凌晨發表當選感言時卻也情不自禁地暴露其頭腦深處的非民主意識。她說:「勝利不是屬於個人,而是屬於所有熱愛民主的市民」。請問:投票給其他7位候選人的十多萬選民是否「熱愛民主的市民」?她說:她有了民意授權,會與中央溝通,相信中央會聽真正香港市民的心聲。請問:這樣的觀點豈不是與香港社會多元化相抵觸?

 民主觀點混雜非民主觀點,也從一個則面折射香港政治正處於相持階段——愛國愛港力量與「民主派」的對峙不是「民主」與「非民主」的對峙,而是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主張與脫離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主張的分歧。只要某些政治團體、政治人物堅持對抗的立場,那麼,香港走向雙普選的路就不可能平坦。「民主派」堅持對抗立場、兩大政治勢力勢均力敵而演變的方向和趨勢,總體上有利於愛國愛港力量。未來一二年香港政治形勢將大體緊張。(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