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2月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港特區在亞太地區的定位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2-05]

 ■宋小莊 法學博士

 上月23、24日,港府中央政策組和港大亞洲研究中心舉辦了「香港在亞太地區的問題與機遇」研討會,自本地邀請了港大、中大、城大學者,港府經濟、公共衛生官員,聯交會、總商會、持續發展委員會、高盛等要員;由外國邀請了印尼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學者、新加坡大學學者、新加坡環保官員、東盟環保要員、美國流行病學專家等;從內地邀請了社科院國際研究中心的名學者出席並發言。中央政策組劉兆佳、港大亞洲研究中心黃紹倫致歡迎詞,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出席作了開幕發言。此事香港媒介未見報道。

 該研討會由新加坡和印尼兩位學者分別作了兩個主題發言,並按經貿合作、金融服務、公共衛生、持續發展/環保四部分各安排三、四個發言,由本地專家學者主持各部分的發言和提問。研討會又將四部分內容分兩節展開討論,最後還有三份總結發言。

 在眾多講話中,最令人注目的恐怕是現任新加坡大學特級教授王賡武所作的主題發言和總結發言。這不僅是因為他曾是港大校長,熟悉香港事務,也不僅是因為他是世界知名的華僑史學者,有史家的戰略和長遠眼光,而且在於他把香港如何「背靠祖國,面向世界」這個老話題講活了,頗有新意。

 他認為,香港自戰後以來就不能不背靠(Lean in)大陸,面向(Face out)世界,始得生存,方能發展,「背靠」和「面向」兩個有機的組成部分相互依存,相輔相成,這就是香港的歷史。香港回歸,實現政權交接並不使這一歷史中斷或中止,「一國兩制」將是使該歷史得以延續的最好方法。然而,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如何在「一國兩制」下繼續存在和發展,卻的確是一項挑戰。這一挑戰是特殊的,但卻不是唯一的,印尼也有「一國三制」。

 他回顧了香港從外貿到製造業再到金融等服務業的發展過程,有的行業式微了,有的行業已受到鄰近地區的挑戰,有的行業則繼續擴展。不管哪一個行業,面對新的變化,都要有所調整。香港製造業隨著港商向珠三角轉移投資而式微,但並不意味著徹底消亡,香港在公共衛生和持續發展等領域仍有可待開發的創新科技產業。在可以預期的未來,香港的外貿和自由港的重要地位都不可能削弱。在金融服務方面,香港與大陸應當形成互補關係。香港還可以協助內地企業走向世界。

 建立自貿區是當今世界潮流。香港在與歐美、與亞太地區外貿之間應有適當的平衡,不宜偏重,偏廢。二十一世紀必然是亞洲的世紀,香港對亞太地區應予必要的關注。只有培養足夠的人才,才能處理有關事務。香港到底應以中國代表團的一員,還是以一個單獨關稅區的身份融入當今潮流,要做相關的深入研究,但不能置身事外。

 不論與狹義的珠三角,還是與廣義的珠江流域,還是與中國其他地區,香港皆要發展更密切關係。但不要以為處理好與中央的關係就可以了,還要直接處理好與各地方的關係。對此,新加坡在蘇州建立工業園區有過經驗教訓。香港在處理這方面有比新加坡更好的條件。

 王教授還提到,對內地學者在研討會上提出香港地位發生變化的觀點頗有同感,但可惜只來一位,美中不足。有關地區、有關部門如有更多的學者、官員參加,可以使交流更全面,更生色,更有成果。(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