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德成 民政事務局局長
經過十年的磨練,香港人的國民意識已在不知不覺間邁進了一大步,為國民教育的進一步深入推動、尤其是面向青少年,打下了良好基礎。今後要繼續通過認知層面、感情層面和行為層面,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因勢利導,適時而行,讓公民認識自己的國家,熱愛自己的國家,既有「我是中國人」的自信和豪情,又有「世界公民」的眼界和胸懷,使之與香港這個城市的獨特個性相匹配。
我自出任民政事務局局長以來,用較多時間與社會各界人士廣泛接觸,聆聽不同界別、不同階層人士的意見。衷心地說,我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很大的教益、很深的體會,深刻了解到,大家同特區政府一樣,都熱切希望趁著目前從內到外都非常有利的時勢,進一步推動香港政治、經濟、民生的全方位發展。各方人士的意見和表現,對我是很大的鼓勵,加強了我的信心。
尋求身份認同 避免迷失自我
其中令我意外的是,不少地區人士、包括區議員,就加強國民教育提出了頗為強烈的訴求和建議,使我深為感動。我領悟到,國民教育是市民發自本性的訴求,並非受強加接受的。
其實,簡單回顧一下香港的歷史可以知道,香港與國家民族的命運歷來一直緊密相連。港人支援國家救亡和建設的實際行動,始終不斷。孫中山的有關史跡、省港大罷工、支援抗日、支援新中國建設、抗美援朝、改革開放港商北上,還有香港本身的保釣運動、中文合法化運動、香港大學生率先批評英國首相關於中英不平等條約合法性的言論等等,都充分顯示香港人對國家、民族的關心,對國民教育的關心,都不是突如其來的。
但我們也不能否認,由於過去的歷史原因,港人公開談論愛自己的國家、公開擁護自己國家的自由曾受到遏制,無法提倡和進行正常的國民教育,不少人因而在國民身份問題上模糊,甚至冷漠。大家雖然生為中國人,繼承著中華民族的血脈,但過去香港沒法正規地、系統地認識自己的國家,甚至不能全面、完整認識我們安身立命的地方——香港,不能全面認識中國和香港的歷史、語言、文化、傳統。而這些,恰恰就是建立一個人的身份尊嚴、一個完整人格的最主要元素。
說到底,尋求建立身份、尋求身份認同,是一種基本需求。我講過,這是基本的人權。
尤其是當今經濟以至文化等不同領域的全球化劇變,在模糊了國與國某些界限的同時,也促使人們去思考、尋找和確認自己的身份。否則,一個人很容易在新資訊大爆炸中迷失自我,難以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我是誰?」
由於香港回歸祖國的牽動,社會思潮波瀾起伏,尋求身份建立和認同的舉動經常可以在不同層次看得到。國民教育的推行,正好適應了歷史變動中的需求。越來越多人看到,國民意識的加強,絕對有利於香港的未來發展。
兩地交流密切 有利開展國民教育
回歸十年來,國民教育的推廣已具備了大量有利條件。
我們的社會在對國家、民族的感情方面,已經在不知不覺間發生了很多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是隨著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零時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那一面五星紅旗升起而展開的。
在展開的變化中可以看到:中央政府在特區一再遭遇不測的衝擊時,及時慷慨伸出援手,使港人對中央的信任十年來一直穩步上升;
可以看到:香港與內地的交往不斷增加,人流、物流、資金流、訊息流不斷擴大,每天廿幾萬港人北上做生意、探親、旅遊,以至興辦各類事業,也有抱著熱誠去了解國情民情的學生、公務員,粵港兩地擴建口岸和基建因而成為長期議題;
我們又可以看到:來港旅遊、做生意的內地同胞,已增加到每年數以千萬計,為香港帶來經濟新活力,香港人的普通話能力也因此不再普通;
我們還可以又看到:香港人對回歸後新的身份越來越有信心,拿特區護照的市民已增加到四百幾萬。
這樣大大小小的畫面還有很多很多,例如:香港中小學生舉行國旗升旗禮的畫面,港人在內地山區助學長征的畫面,中國第一個太空人楊利偉轟動香港的畫面,港人為中國成功申辦奧運忘情歡呼的畫面,胡錦濤主席與劉德華握手言歡的畫面,解放軍跳傘隊如仙女空降跑馬地的畫面……。
社會對國民教育日益重視
所有這些畫面,不但交織成一個港人與內地血脈相連的宏大圖景,更繪畫出香港未來發展的遠景和優勢。從我接觸到的各界人士普遍要求加強國民教育,正反映出客觀大勢的發展。這主要分為內外兩方面。
在內,特區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教育部門很早就制訂了課程指引,把國民身份認同訂明為基礎教育課程的學習宗旨,有正規課程講授,有跨學科的學習;有升旗禮、文娛藝術欣賞活動;還有回內地的實地考察、交流和體驗。民政事務局透過公民教育委員會和青年事務委員會合作,在社區推廣國民教育,例如,明年會以北京奧運會這盛事作為推廣國民教育的重點主題,聯同多個團體舉辦一連串活動。
在外,中國在當今世界各個領域的全面崛起,形成了強大引力,大大提升了學生和市民作為中國人一分子的感情和自豪感。內地一日千里的發展,使港人對國家的觀感大為改善,信心倍增。香港與內地加快融合,進一步促進了對國民身份的認同。
零七至零八年度,學校及地區團體在青年事務委員會的資助下,舉辦的內地考察團多達169團。年輕人走進祖國的河山大地去,接觸各地的同胞,通過親身體驗,對了解國情很有好處。
一個地方的人,總有相同的血緣、種族,相同的語言、承傳,依附相同地方的感情。廣義地說,這是文化的認同。當我們尋求身份認同的觸覺敏感起來,到處可以觸發感情的共鳴:驟然吹來的一陣暖風,食檔飄來的一縷香味,收音機的片段歌聲,街角的一句鄉音……。
長久以來,不同的地方會有意無意地以各種方法來加強當地公民的這些感情共鳴,保留住珍貴的感情回憶,保留下來的東西,就是文化遺產。歐洲為強化公民與本土的感情紐帶,各地在這方面做得最多也最好,數不清的公眾廣場,不但保留住大量舊日天然的、人工的景致,還豎立起大量歷史英雄人物的雕像。
即使是開發時間不長的地方,也努力在有限的人文歷史中淘取吉光片羽,以求多添一點自豪感,多增一點凝聚力。
中華文明是豐富寶藏
在這方面,我們作為中國人是幸運的,人類社會唯一不間斷而流傳下來的古文明—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不盡可供深入鑽研的文化史籍,有五千年可供鑑往知來的悠遠歷史,有無數可供親臨瞻仰的河山勝蹟,不但堪足以令每一個中國人自豪,亦堪足以令世界所有人欽服讚嘆。即使是充滿坎坷的近現代史,也有雖然令人慨嘆而不失驕傲的奮鬥和創造。
這些,是無比優越的國民教育資源,是加強我們對國家認識的寶藏,內容豐富,而且趣味濃厚。回歸前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與社會各界舉辦的很多展覽和活動,就善用了這種資源,以不同的形式和藝術手段,讓香港市民在享受中接受中華文化的陶冶。從「國之重寶」、三星堆文化展覽、飛龍在天古生物展、中國考古新發現展覽等大受歡迎可以看到,是深受市民歡迎的。這告訴我們,市民的確渴求多了解中華文化的精粹,一方面尋求加強自己和下一代的文化涵養,二方面尋求建立和加強自己和下一代的國民身份認同。由淺顯的個人回憶構成的短暫集體回憶,總無法與民族的幾千年的集體回憶相比。
綜上所述,經過十年的磨練,香港人的國民意識已在不知不覺間邁進了一大步,為國民教育的進一步深入推動、尤其是面向青少年,打下了良好基礎。今後要繼續通過認知層面、感情層面和行為層面,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因勢利導,適時而行,讓公民認識自己的國家,熱愛自己的國家,既有「我是中國人」的自信和豪情,又有「世界公民」的眼界和胸懷,使之與香港這個城市的獨特個性相匹配。
我作為民政事務局局長,會遵循這樣的方針去繼續推行國民教育。明年是北京奧運年,我希望這是全體中國人引為自豪的一年,也是我們國民教育成果豐碩的一年。(文匯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