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日圓早年的零息政策令貨幣供應氾濫。
虛擬的金融交易有其基礎,就是美、日等國家大量發行鈔票。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美元和黃金脫鉤,意味著貨幣的供給量從此不受物質的有限供應所約束。由於西方國家的匯率和利率頻繁地變動,各國的中央銀行的職責就是為本國企業提供一個穩定的經營環境,劇烈波動使各國中央銀行不得不出面救市。
80年代初西方通脹400%
一方面固定匯率被浮動匯率取代,各國銀行大量發行貨幣收購美元以穩定匯率,保障出口,另一方面為了減輕企業負擔,利率也得往下調。各國各自為政發行貨幣,造成急速的通貨膨脹,七十年代後期到八十年代中期西方主要國家累計通貨膨脹達到400%,又成為新動盪的根源。於是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急速下滑,物質生產愈來愈難以組織。因此,從二十世紀初七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世界經濟增長嚴重放慢。撒哈拉以南的南非洲國家甚至出現了連續的負增長。
貨幣大量發行,原來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為西方國家創造更多的利潤,貨幣投放在金融市場,可以製造資產泡沫賺更多錢。
先買了股票、期貨,由於貨幣發行愈多,通脹愈嚴重,股票和期貨都會上升,濫發貨幣使地產、股票和期貨都不斷上升。更多人把儲蓄從銀行系統轉為金融投資,金融交易量如火箭一般升上去。
美國在金融貿易利益最大
美國的經濟體積最大,各國都利用美元作為貿易結算單位,美國乘機大量印刷美元,在金融貿易方面得到的利益最大。美國成了金融帝國,向發展中國家貸款,美國控制著利率的走勢、信貸體積的大小和鬆緊節奏,利用資金的大進大出,控制了期貨市場、外匯市場、證券市場的起跌,獲利無數,比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前掠奪發展中國家的礦產資源和原料賺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