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王嘉良祖父所緙的珍品,曾被人出價25萬,但他始終不為所動。
採訪期間,經常有遊客進店來參觀,王嘉良總是忙不迭的迎上去,操著不太熟練的普通話為他們一一講解何為緙絲及其藝術價值。但總有人還沒進來就嚷著「原來是織布的」又出去了。對此,王嘉良總是感歎良久,「緙絲歷來是『不飛入尋常百姓家』的高檔絲織品,從歷史上的繁華到今日幾乎無人識得的窘境,作為緙絲世家的第五代傳人,我遭遇到的困境非祖先能比。」上世紀90年代,緙絲由「村村有工廠、家家有機台,連泥水匠、瓦匠都在緙絲」的繁榮,逐步萎縮到如今600多人和600多台機的窘境。而像王嘉良這樣有一定技藝的藝人更是屈指可數,並且年事已高。
緙絲的沒落以至瀕危,從根本上是生活方式的變革使傳統工藝美術在人們的記憶中漸行漸遠。緙絲是門易學難精的手工藝,學會三個月,想要做出好的藝術品,非得十幾年的歷練,加之其效益不高、工作單調,使年輕人對這門藝術望而卻步。
「現在年輕人學緙絲的態度和心態已經產生了很大變化,我學緙絲的時候,經常是吃了晚飯到車間裡加班,不計報酬的,只是希望能把自己的技藝提高,現在哪裡還有年輕人肯這麼做。」此外,緙絲工藝師們從小學藝忽視文化知識亦是致命問題。文化的缺乏不僅限制了藝人們的創新思維,更無心力去開闢市場。
緙絲的生存現狀已經引起了國家和當地政府的關注,目前緙絲工藝已經進入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僅限於搶救和保護的層面是不夠的,「緙絲織成費工績,漬漬千聲不盈分」,這種中華民族特有的技藝應當為今天的人、今天的生活所用,只有發揮借鑒創新,適應鮮活的、發展變化的實際社會需求,緙絲才能找到傳承支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