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2月1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通脹預期在加大 壓抑力度須加強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2-12]

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內地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增長6.9%,預計全年通脹漲幅可能達到4.7%,創1996年以來新高。內地通脹上升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食品價格持續大幅上漲仍是主要推動力;二是非食品價格上漲出現加速。這不僅預示明年的通脹壓力加大,而且顯示隨著通脹範圍擴大,可能引發全面性通脹危機。因此,加大力度壓抑通脹,將是內地經濟工作的一大重點。為此,中央將在透過從緊的貨幣政策,營造壓抑通脹預期、控制流動性過剩的同時,還會從增加食品供應、促進農業發展、對低收入家庭提供補貼等措施,多管齊下紓緩通脹的壓力。

內地11月份通脹創新高,主要由於食品及油價大幅上漲所造成。入冬後市民對豬肉需求大增,而養豬戶補欄情況並不理想,令到肉價可能再漲。另一方面,國際油價持續高企,法改委在11月正式調高部分成品油價格,油價等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亦造成生產者價格指數不斷攀升,從而帶動11月份的通脹繼續走高。

事實上,現時不少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同樣面對高通脹的壓力,如俄羅斯為10.8%、南非9.7%、越南8.1%、印度6.7%等。比較而言,內地的通脹並不算特別嚴重,儘管食品及油價大幅上漲,但在八大類消費品價格中仍維持住「五漲三落」的格局,衣著、交通和通信、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有所下降,整體物價仍算平穩。

需要警惕的是,在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不斷漲價的同時,非食品價格上漲有加速的趨勢,生產者價格指數創兩年新高。這顯示內地通脹在明年可能進一步加劇,並出現由階段性通脹轉為全面性通脹的趨勢。因此,中央政府能否壓抑通脹上升的勢頭備受關注。儘管在美國進入減息周期、美元疲軟之下,加息將引致國際套利資金湧入中國,加劇國內流動性過剩,並對人民幣造成升值壓力,不過,在現時通脹嚴重情況下,央行也不得不以組合拳方式交替使用加息、提高存款儲備金額以及採取行政性手段,穩定消費者心理預期,防止價格全面上漲。

內地通脹攀升,加上人民幣升值速度加快,而港元隨美元貶值,必然加劇本港的輸入型通脹。近日各食肆已因為食品材料價格上升而加價,多間巴士公司亦申請加價。政府不應因為本港表面通脹數字仍處低水平,而忽略輸入型通脹加劇對經濟民生的影響。當局須在嚴格控制公營服務加費的同時,關注基層市民的困厄,研究提供適當的支援。(文匯社評)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